职业生涯究竟该如何走?很多东西别人都曾面临过相同或类似的困惑。
理想的职业是自己喜欢、自己能干、社会需要三者的交集,而且,从长远来看,理想的职业应该是越来越“增值”的职业,即你的经验、价值会随着年龄增长更快地增长。
首先是明确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选择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兴趣是成功最好的导师,有了兴趣就会不计得失,“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不会为琐碎的现实或一时的困扰所阻挠。
其次,要看自己能做什么,不能整天好高骛远做白日梦。Bill·Gates说,“烙牛肉饼并不有失你的尊严!”
最后,不能只想着自己喜欢和自己能干什么,还要看是否有市场需求,否则到时练就了一身“好本事”,却成了“屠龙术”,没有发挥本事的地方。
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与能力,否则必将被淘汰,如有些老会计曾经是算盘高手,当会计电算化全面推广时,他们拒绝参加培训,并要和电脑使用人员比计算速度,如果他们赢了就大声笑话,就象当年火车、汽车刚诞生时被嘲笑一样,他们终究抵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车轮—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类似的事情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推广时也有发生。
设定目标,了解背景
人生最大的失败不是梦想实现不了,而是历经千辛万苦实现了,却发现得到的原来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举例来说,正准备步入IT行业的人,首先需要更多了解IT。不能只看到IT业外表的光环:高薪酬、程序开发成功的激情与喜悦、相对自由的生活(做SOHO一族)。
已经身在IT行业(或类似的咨询行业)的人都很清楚,IT业很累:搞开发的经常是没日没夜;搞实施的到处出差、加班加点受气是家常便饭;自己费尽心思的得意之作给用户讲了N遍,却得不到认可和应用,三、四十岁正当事业高峰,却突然过劳死......我们是否了解这些?是否能够忍耐这些?从内心深处是否乐意接受这些?
衡量差距,制定行动措施
设定目标之后,就要考察自身实际情况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分析要达到那种状态需要怎样的理念?需要哪些技能?现有的技能如何?现状与未来之间的差距有多大?需要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才能缩小或消灭这个差距?
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象中向往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自己真喜欢的,不很了解社会需要什么、那样的职位需要什么样的条件。结果,少数人从中反思总结提升,走出迷惘,走向成功,而多数人就此碌碌无为终了一生。
在实践中检验和持续完善
IT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在书上都可以找到,但是,如何让企业接受,如何落实,却在书上找不到。光是理论远远不够的,有没有在实践中检验过,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一个问题,两个完全对立的观点可能都对,但究竟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才对就成为瓶颈。
比如来说,IT业做小项目与做大项目会碰到许多完全不一样的问题,小项目可能会有比较多的技术问题,大项目则更多的是管理和沟通的问题(所谓小项目做事,大项目做人就是这道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太多都要去摆平,很多时候还要牵涉到权利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这需要在实践中学习、体会。
案例分析
吴明在本科阶段学的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主要是搞管理软件开发,大学期间参与了多个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开发,当时的目标是做CIO,而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计算机知道,更需要懂业务懂管理。
他较早地意识到这个问题,从硕士研究生阶段开始转型往管理方向转。有了计算机的功底,再加上管理(有可能的话建议学习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他成长为一个复合型人才。这对他后来的信息化、管理咨询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和上至老总、下至最底层员工交流时,他们都感觉特别有共同语言,而且还会提供许多不同的视角,引发新的思考,所以他们愿意和他交流。
之后,他又重新回到学校读博,进行提升总结。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他一路走得比较顺利,到底是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如表所示,乍看上去,可能班级任职等方面表面看上去可能与其职业生涯没有关系,但事实上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担任班干部让其有更多责任心,有更多机会锻炼和提高团队组织能力。
经过分析发现,由于他不同的角色都担任过,像甲方、乙方、第三方的角色都经历过,从软件到管理都搞过,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螺旋式上升,体会了每一个角色的酸甜苦辣,所以能经常不断切换视角,换位思考,这样更容易与别人沟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