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鉴赏题的应对技巧
一位高三同学来信咨询: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部分是我丢分最多的地方,尤其是在做鉴赏题的时候,我常常感觉茫然无措。希望老师介绍点解题方法,最好举点例子。
鉴赏是阅读活动的最高一级,鉴赏题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热点题型,涉及的文体有散文和小说,其中散文是主流。鉴赏题一般都是以简答题的面目出现在第二卷。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a)形象、b)语言、c)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鉴赏有其规律,做鉴赏题也有章可循。
一、形象的鉴赏
文学作品的形象可以是具体的人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哲理或者是象征某种人物、精神的景象、物象。形象都具有典型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首先抓住形象的特征,人物形象要分析其性格,物象要体会其象征意味,最后分析形象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1、技法展示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尤其是人物形象,可以分“三步走”:首先,听其言,观其行。就是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其次,给人物写“思想鉴定”。这是由表及里的过程,就是通过作品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质。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2、真题举例
XX年高考浙江卷第21题要求考生赏析小说《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解答:
第一步:听其言,观其行。文章的主人公是疯老婆子,她失去了丈夫和孩子,日复一日地歌唱,盼望他们归来。“我”能够听出她歌声中的怨诉,并且特意去看她,“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 “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第二步:由以上对“我”的描写,我们可以感觉到“我”对老人充满同情,能够发现老人的行为中的人性之美,并对老人满怀敬意。尽管如此,“我”并未“产生什么希望”,因为“我”知道“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这又说明“我”对现实保持着清醒的认识。第三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要求我们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把形象放在全篇之中去把握。作品主人公是疯老婆子,作品正是通过“我”交待了她的身世,展现了她身上蕴含的人性之美,一步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把握全篇,不难明确“我”的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二、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分析文学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表达文章内容所运用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
1、技法展示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风格及修辞手法。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近年来,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常常使用综合题型,根据这一趋势,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鉴赏语言和表达技巧:第一步,明确所用手法;第二步,结合原文说明手法的具体运用;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
2、真题举例
XX年高考安徽卷第16题要求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第一步:句中的“他”指的是太阳,作者却用了“走下去”“爬上”等用于人的动词;前面是“熄灭着”,后面是“燃烧着”,前后正好相反;仔细体会,前后句子使用了相同的形式。由此,可以明确这一句使用了拟人、对比、对称句式等手法。第二步:结合原文说明手法的具体运用,比如“拟人”在文中表现为通过“走下”“爬上”等动词赋予太阳人的特征,将太阳人格化。第三步:交待手法的表达效果。“拟人”使表达生动形象,对比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对称的句式可以给人整齐的美感。本题拟人和对比容易回答出来,但句式对称要答出来难度较大。
方法对于解题必定有益,但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靠方法不能包打天下。鉴赏还应对建立在对作品本身的充分理解上。你说做题时茫然无措,我觉得十之八九还是没有真正读懂作品,因此建议你还是首先认真阅读作品,理解主旨,然后再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