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意义:
1、就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而言,虽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事实上勿用讳言,仍然停留在升学应试考试的教学层面上,教师的努力,学生的任务仍然是围绕着高的升学率及考入更好的学校。但是就目前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却是:一小部分学生奋力挤入了重点高中,一部分进入普通高中,仍有一部分直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而进入高中的这一部分学生仍然是肩负着考试机器的重任,仍为考分奋斗。而进入社会的这部分学生在接触生活、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却不能应用,遇有问题不能分析解决。即缺乏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维,缺乏科学素养。这样的结果实际上是与学校教育的初衷相悖的。但尽管如此,教师在中考的重压下,严重缺乏这样的改革精神与改革精力,更缺乏这方面的专题研究。
2、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对教育的更新要求,教师们必须在这方面有新的考虑,新的思维。要从培养对社会直接有用人才,教给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即“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选择这一话题的意义在于:①以新课程的理念,对教育提出更高的教学能力要求,不能仅仅充当“教书匠”,而要当好导师、导演和演员和不断学习的学员,以课本为素材,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归纳演绎的方法;②力求在地理教学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得地理课的教学在一节课的开始就对学生充满吸引力,尽而使地理课堂教学高效进行。③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培养出具有科学思维能力,直接服务于高中教学,服务于社会的新型初中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念。
1、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所学的东西是极有限的,尤其在初中阶段。初中地理教师不能评书本、讲书本,更重要的要教学习化学的方法,学习地理的思维,重过程、轻结果,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初中地理教师不能仅有初中教学的本领,仅有初中的地理知识能力。要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彻底转变观念。即强调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通过研究,要提高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
3、初中地理课教学虽然仅担任了整个地理教育中的启蒙教育任务,但是本学科属于学生感兴趣的自然学科,有着十分优越的学科特点。通过实验操作、现象分析、理论推理、演绎结论、举一反三、多学科渗透等,对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侧重点
1、在研究的准备阶段,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与系统的方法,构建详细的课题研究操作的实施方案,分工协作,分部实施。
2、在研究的实施阶段,根据初中地理教学特点及初中生的知识结构,拟采用热点讨论、活动表演、听写自查、多媒体导入等方式方法开展研究,积累资料。并侧重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校本课程进行实验,加强个案研究与阶段成果总结。
3、在研究的总结阶段,采用逻辑的方法与经验筛选的方法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四、课题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树立新型教学观的需要。根据新课改的的要求与精神,通过实践、研究、彻底破除“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教师学,学生只能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的局面。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的境界。
2、树立新型学生观的需要。我们面临的学生都是发展中的,尚未成熟的生命个体,具有巨大的潜能与极强的可塑性。他们也是独特的人,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但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件事情上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不应用一套陈旧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去教他们,让他们只学会一点可怜的书本知识。
3、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4、新形势下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五、课题借鉴的主要理论:
新课程标准、科学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系统论、认知心理学、主体教育理论
六、预期效益
教师论文集、教学课件集、优秀教案集、教学展示课等。
七、课题的研究步骤(20xx年11月――20xx年7月)
为了保障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结合学科特点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进度,基本情况如下:
(一)20xx.11——20xx.3准备阶段;
(二)20xx.3——20xx.3实践阶段
(三)20xx.3——20xx.7总结阶段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3月)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做好实施的充分准备。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将建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的研究成员,并召集全体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组会议,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拟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做到:
1、每学期单周周五下午定为我们的集体活动时间(与其它活动时间安排有冲突时,为双周周一进行),加深对课题研究内容的认识、理解,共同探讨研究方法。在对上一周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的同时确定下一步的研究具体活动,及时交流感想体会。
2、进行理论学习,集体研究《走进新课程》、《科学素养的基准》《探究教学论》《研究型课程》等先进理论,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认识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3、对学生现有情况进行摸底,分析目前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研究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
4、讨论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今后的研究工作明确方向和方法。
5、明确研究人员分工。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3月)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展研究与实践,总结阶段成果。加强理论方面的研究,定期组织交流。具体实施中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0xx年11月――20xx年1月:安排听课,交流讨论活动,进行教学反思。力求做到:
1、每人写一篇关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体会和感想。
2、每人设计一节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设计交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形成优秀的教学设计。
3、每位教师公开展示一节课,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观摩,听课、评课,总结经验体会。
4、进行反思,集体交流,总结经验,以指导下一步实践。
第二部分:20xx年1月――20xx年7月:研究教学媒体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组织制作适合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课件。具体的工作安排如下:
1、研究新课程,对课程改革的实质做到准确把握,认真落实。
2、深入体会探究教学模式对科学素养培养的作用,设计体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课件及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设计评选,交流设计体会。
3、选出优秀的课件及教学方案,进行公开展示,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观摩,听课、评课,总结经验体会。
4、集体交流,适合农场中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研究中推广实施。
在完成以上基本的研究工作后,课题组成员再次进行集体交流,完成本阶段的研究总结。
第三部分:20xx年7月――20xx年3月:实施校本研究课,集体编写研究课教案,互听互评,写相关经验总结。拟开展如下研究工作:
1、课题组成员集体编写研究课教案,教师互听互评,对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的新情况及时修改补充,形成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课例。
2、力争在校本教研活动或其它教学研究活动中展示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课,征求多方意见。
3、整理学生反馈意见。
4、总结经验体会。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总结完成课题研究的分析报告。汇编教学论文、优秀课件、研究课教案。在这一阶段中,具体工作包括:
1、理论学习,对学习的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身修养。
2、课题组成员总结归纳研究心得,积极撰写经验论文。
3、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分类整理,归纳资料,整理文件,总结成果,汇编结集。
4、撰写研究分析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