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成因]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杰出的人才、精英毕竟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还是普通人。可是父母都希望子女有出息、老师都期待学生有作为,于是常常不顾客观因素,一味地高要求、高投入,违背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出现“重智轻德“、“早期定向培养” 等问题,对孩子超前教育,在学校进行强制性训练,甚至揠苗助长,无限加压,迫使孩子学习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从而剥夺了孩子欢乐的童年生活,阻碍了孩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影响甚至损害了学生在身体、品德、情感、习惯等重要方面的发展。
青少年好奇,充满活力,充满理想与幻想,本应该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但他们当今真实的生活背景是
1、 社交环境的封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少玩耍的伙伴,没有交流情感的对象;
2、 思维视野的高度集中:学生的思维被迫集中在学习上,直面成绩的压力
3、 生活空间的狭隘:基本上是围绕学校和家庭转,面对的基本还是父母与老师
4、 虚幻世界的诱惑:网络游戏的虚拟精彩充满刺激正好满足了他们好奇的天性,部分影视宣传的一夜成名、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投机虚荣现象刺激着饱受学习压力的莘莘学子。
[典型表现]
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目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是学习压力感;二是偏执,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三是敌对,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暴力倾向;四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敏感,孤僻,不负责任;五是抑郁,认为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六是焦虑,心里烦躁,经不起挫折;七是自我强迫现象,明知没必要做还要做;八是适应不良;九是情绪不稳定,幼稚,低龄化;十是心理不平衡性,对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而感到不平。
[处理原则]
通过合理的渠道,布置一些有益的课外任务,疏导学生多余的精力,使他们广泛地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认识生活的真谛。提供更多的生活方式——不仅是现实社会中浮躁的生活榜样,更有古今中外文化名人、英雄楷模的榜样——让学生去思考,去选择。
[处理方法]
1、走进历史,追比先贤。 引导学生熟悉一些历史文化名人,搜集与该名人有关的书籍资料5-10篇(本),定期写读书笔记、感想或思想日记。班主任安排时间进行读书交流或读书汇报,也可进行读书成果展,以激励学生读一些有益的书,培养他们“以书养气,读书成人”。以先进的故事激励人,以名人的轨迹带动人,以传统的文化滋润人,以道德熏陶人。让学生从名人爱国爱人、勇对挫折、奋斗成功的事迹中,感受生活的真谛。
2、亲近自然,热爱生命。布置学生利用假期游览山川,领略自然风光;或收集有关山水资料,关注自然资源的变化;或关注某些动植物的生长生活,感受生命的顽强与美好,珍惜生命的价值。班主任定期安排学生进行交流,及时跟进及时鼓励,以有益的活动疏导学生的紧张情绪,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责任感。
3、留意身边,感知关爱。常常有意识地布置学生从身边发现美好与感动,发现同学的热心之美,发现老师的殷切之美,发现父母的无微不至,发现劳动的收获之美,发现学习的成功之美,发现生活的至善至美。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善于发现美,善于赞美别人。把别人的成就看作是对社会的贡献,将别人的成功当作一道风景线来欣赏,以赞扬别人来培养自己博大宽容的胸襟。 通过班会、周记等形式进行交流与汇报,要求要真实、细致、 具体。这种形式可从内心深处培养学生的关爱之心,对孤僻、自我的独生子女来说尤为重要,当然,这项工作艰巨,要有耐心。
[案例分析]
某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可是家长还不满意,也许是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许为了孩子将来能获得一张更有权威的文凭并能定居海外,他们决定把孩子送去美国。可是,不到半年,该同学不得不退学回国。究其原因,他不能独立生活。在国内,他只顾学习,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也只要求他把学习搞好,至于学习以外的一切活动均受到严格控制,形成了该学生性格内向、视野狭窄、生活能力低下的局面,遇到学习之外的问题就不知所措,再加上语言又有障碍,根本无法适应那儿的学习和生活。
退学回来后,该家长痛定思痛,决定痛改前非,积极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全面发展。以前的关心过度、照顾过度,如替孩子打扫卫生、擦黑板、参加劳动等,甚至于孩子参加夏令营、军训、旅游等活动,父母悄悄随从,对孩子的生活过度保护和照顾,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学习独立做人、独立解决问题和锻炼意志的机会;同时又要求孩子不要玩水、不要上街、不准看电视、不准同异性交往、不准看课外书、不准下棋、踢球等等,可以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约束、干涉,甚至连日记、书信、交朋结友都要盘查甚至监督。
有过这个教训后,家长就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与老师配合,不断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随着知识面的拓展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后来该同学还担任了学生干部。家长很有感触地说,失去了一个留学的机会,得到了一个全能的儿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