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三位老师执教的《木兰诗》。可以说是精彩纷呈,在学习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们上课的共同点如下:
一、课堂教学上,节奏明快,张弛有度,设计层次分明,都用很多时间关注到了学生的“学”,教师也发挥了“导”的作用,或循循善诱,或总结归纳。
二、以读促情,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始终,为下面的内容理解,语言品味做下了很好的铺垫。
三、合理地设计了弹性、开放性的议论话题,利用了问题驱动,关注到了个体差异,比如说,管老师的“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从文中哪里看到的?”王老师的“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有诗为证”孙老师的“请说说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老师们都做了示范,比如说朗读示范,没有过分的细腻的指导朗读,而是在口耳相传之间,凭着语感,让学生自由发挥,实际上效果很明显。
老师们上课各有千秋,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具体来说:管老师的课可以用气定神闲,淡定从容,不徐不疾来形容,开头采用了网络用语“小伙伴惊呆”了词语,广泛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管老师整合教材的能力很强,一般我们对叙事性文言文以复述为主,而管老师大胆利用了每段的中心句,从这里做文章,找准了切入点,很好的切入文本里去了。一定要说缺点的话,我觉得老师的归纳总结少,中心句的概括上以及形象的概括上都没有归纳。
五中的王老师的课可以用真实,朴素来形容。老师上课的语调、语速适中,给学生很长时间的思考,其次老师的评价大多肯定、鼓励性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主要的是王老师由于是在外校上课,生成的问题很多,老师能够见招拆招,从学生的问题入手,然后加以引导。值得我学习的是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大胆取舍,加了一个读写环节,虽然时间不够,但是这个环节却提升了整个课堂的语文品质。
美女老师气质非常好,上课的语言简洁,不拖沓、繁琐,很有亲和力,师生互动非常融洽,教师教的快乐,学生学的愉悦。最让我震撼的还是孙老师的板书,很用心,也很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使整节课达到了高潮,这体现了老师的创造性,对于我们年轻老师来说,这种大胆创新是有必要的。
虽然这几天忙碌于改课、听课、评课中,身体很疲累,但是内心却很充实,也希望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