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命,在深度对话中绽放——《野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5

2024-07-18 来源:星星旅游

  一、教学内容概述

  《野草》是夏衍早期的一篇很有名的散文。本课写野草不为人注意,而实际上有巨大无比的力量,它能把骨骼切分开,能把巨石掀翻,不达目的永不罢休,鼓舞人民坚定抗战胜利的信心,用野草歌颂了民族精神,借用那些经不得风雨、需要特殊种植的、安于玻璃棚中的“盆花”对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的软弱、妥协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本文揭示了一个道理:民众(野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这篇散文寓意深刻,哲理性强。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词语,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领悟课文主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1、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2、了解象征这一写作手法。

  情感目标: 1、深度领悟文本的时代意义,在反复品味中,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2、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语。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课文主旨。   

  2、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觉得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他们的思维活跃,能自由表达,能借助词典阅   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基于现在是和平时期,战争硝烟离现在的小学生久远,他们无从感知,也难以理解当时的艰苦程度,无法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同中华儿女不愿当亡国奴,抗战到底的决心联系起来,因此我觉得要做到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很困难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教学基本理念:本节课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各种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这一理念进行教学的。

  (二) 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活动策略

  1、教学这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种子力量大的词语,体会种子的力量如此之大,在学生心中埋下伏笔。         2、接着,我让学生找表现野草生长过程艰辛的词语,进而让学生抓住“曲曲折折、顽强不屈、透、钻、挺、掀翻”等词语,体会野草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学生有深刻体会的前提下,我激情导读:不管生长在何处,不管周边的环境如何恶劣,野草总是那么坚忍不拔,力不可挡。只要有一线希望,野草就要抗争,直至挺出地面。此时,大家对野草产生了敬佩、赞颂的感情,接着我就揭示出这种力量是生命力——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民众的力量)                              3、学生对长期抗战的力不理解,教师出示文章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就突破了难点。                       (三)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教学预设虽然很好,但在教学实际中还要生成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学生课前必须做好预习。

  3、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多媒体课件

  2、百度搜索文章写作背景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夏衍写的一篇散文《野草》,看看他笔下的野草具有怎样的力量。(板书课题野草,齐读课题) 2、对于作者你们了解有多少?(点此链接)(二)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种子的力量大)(板书力量大)

  (2)默读画出描写种子力量大的的句子,并仔细品味。

  (3)交流汇报

  ①课件出示句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          a、没有任何力能够和种子的力相比。 b、齐读

  ②课件出示句子: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a、如此如此什么意思?(有很多一样的例子可以证明种子的力量大)

  b、种子力量大到什么程度了?(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

  c、朗读

  小结:是的,一个科学家故事再次让我们知道了种子的力量之大,能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

  (三)深入研读

  过渡:种子分开骨骼也许特殊,并不常见,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的小草吗?请同学们读第六自然段,感受一下小草的生长历程。

  (1) 课件出示句子: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里钻,它的芽往上面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2)你读出了什么?(小草的力量大)

  (3)你从哪知道的?(动词:透、钻、挺)

  (4)学生理解(石块很坚硬小草都能掀翻并钻出来说明力量大)

  (5)指导朗读。

  (6)过渡: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棵棵顽强不屈的野草,感受到野草不可抗的力。野草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请女同学来读第七自然段。

  (7)说说也才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力量?(8)夏衍称他是怎样一种力?

  (9)课件出示句子: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力。

  (10)长期抗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加引号?我们结合背景资料一起来理解。出示背景资料

  (11)结合背景资料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①野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长期抗战”的力,能屈能伸、不畏艰辛、无比坚韧。(板书能屈能伸)                    ②革命烈士面对困难有顽强的意志。(板书顽强不屈)

  ③革命烈士,克服阻力,奋发向上,勇于斗争(不可抗拒)(12)指导朗读

  过渡:作为一名爱国作家,夏衍先生曾用110多个笔名与敌人周旋,在此期间写下了《野草》,他鼓舞着人民拿起武器奋力抵抗,同时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齐读第八自然段)

  (13)你能说说文中的种子、野草、盆花、石块分别指什么吗?(板书抗日民众)

  (14)这是一种象征的写作手法。

  (15)课堂小结

  (四)拓展延伸

  1、生活中有像野草这种精神的人吗?

  2、小练笔:再来读《野草》你又得到了什么启示?用笔写一写。

  (五)板书设计

  野草(力量大)

  顽强不屈

  不可抗拒    抗日民众

  能屈能伸                         七、教学评价设计                                 自我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 a级 b级 c级 自我评价 是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是 否 需培养能力 是否能读懂文意,对文章的主旨把握是否准确 能读懂把握准确 不能读懂把握不准确 需培养能力 思维是否活跃,是否能主动解读文本 活跃 主动 不活跃 不主动 一般 对文本是否有创造性的理解 有 没有 需培养能力 是否能抓住重点词句来感悟 能 不能 需培养能力

  八、总结和反思                     这节课,我有很多收获。精彩之处主要体现在处理重点词句的时候,能很好地让学生抓重点词去体会,能更深入地去挖掘字词的深刻含义,比如:“挺”“钻”“ 透”和“长期抗战的力指的是什么”,让学生逐层深入的谈体会。总之,这节课既有收获,又存在很多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这堂课,我也体会到,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应是教者、学者和文本间的多元开放、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的学情作为自己教学新的生成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并根据课堂生成,因学定教,灵活驾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