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软基换填首件总结方案

2024-06-26 来源:星星旅游

软基换填首件总结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为了给路基工程软基处理提供有关数据,科学指导施工,为此我项目部在软基处理施工之前,以K95+45+518段作为首件工程,K95+45+518工程类型:软土、处理长度78m、处置措施:清淤,换填山皮石、处理深度2.8m、清基土方11356.8m、回填山皮石11356.8m。该路段施工完成后,已通过检测,其有关数据如下:二、施工工艺的选择与控制参数的设定1、压实遍数:

试验段压实方案为用22t振动压路机静压,时速为4km/h;用22t振动压路机振压,时速为4km/h;用光轮压路机静压,时速为4km/h,该方案通过沉降法检测确定,具体试验过程如下:

沉降法检测在第六遍结束后开始,第六遍压实后布设厚10101cm铁板,中间

嵌10mm半圆钉,进行第七遍压实。第七遍结束后,即测各半圆钉标高(h1),并实施第

八遍压实。结束后,再次测各半圆钉标高(h2),两次标高差(h1—h2)则为压实沉降差,并计算沉降平均值(_)。与规定平均值比较,符合要求,碾压结束。最后一遍与前一遍压实沉降差符合要求为止。根据规范要求沉降差平均值小于2mm,具体数据见下表:

2、松铺系数:

填料前在路段内每20米测一个断面高程,松铺系数检测点用标识桩控制,标识桩在每个断面左中右各布置一个,碾压过程中每碾压一遍在相同位置测量一遍,碾压合格后又在同一位置测,确定平均压实厚度为33.69cm,松铺系数为1.3,具体数据见下表:

三、技术、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四、劳力配备情况

五、机械设备配备情况

六、现场检测仪器设备配备情况

七、施工工艺的实施与优化1、工程缺陷及原因分析

在该首件工程的施工中,由于基底淤泥清理不是十分彻底,导致填筑表面不平整,而且碾压后表面部分地方有弹簧现象。

2、针对缺陷的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在后面施工的时候对其他的清淤换填提出了要求,必须将基底淤泥清理干净彻底,方可进行回填。

3、避免产生其他缺陷的预防措施

1、压实不足

产生原因:压实遍数不够、碾压不均匀、局部漏压。

预防措施:确保碾压遍数满足要求、压路机进退有序、碾压轮迹重叠。

八、质量控制要点

每道工序完成后,先由质检工程师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压实度通过碾压沉降量控制:最后沉降量控制在用不小于T的光轮压路机碾压2遍,沉降量不大于2mm。质量检验标准执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F80/1—2004)。

具体实测项目、频率等要求:

厚度:用标高法检测,每200m检查4处;

宽度:要求不小于设计,用尺量每200m检查4处;

压实:层厚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查施工记录。

九、施工总结

通过K95+4+518软基处理首件整个工程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软基处理施工工艺满足施工的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软基处理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路基施工队伍加深了对软基处理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软基路基施工。

同时通过对K95+4+518软基处理的检测,其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及《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的各项规定及《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自检评价意见为优良工程,能够指导后续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