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4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导学案教案

2024-07-16 来源:星星旅游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

三(3)

课    题

25、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

主备教师

 

副备教师

曾钦贤

上课时间

  2014   12 12 日星期 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熟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本,理清条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道理,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重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点

熟记生字词,能流利的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

感知课本,理清条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法运用

放手自读,适当引导、点拔。

学法指导

多读多想、联系生活实际、合作探究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谈话导入

1、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武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

1、认真思考。

2、深入主题。

3、齐读课题。

引入主题

(初步探究)

初感课本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抓住重点词句。(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3、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品读生字。

2、朗读课本。

3、边读边划出重点词句,并与同学交流。

4、概述课本,领悟道理。

1、熟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本。

2、整体感知课本内容,理清条理。

 

(合作学习)

 

   

1、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知道这篇文章,讲发明家把(          )、(           )合二为一,发明了(      ),告诉人们(                      )。

9、课文应该如何划分层次?

本文由(    )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     )自然段;第二部分是(       )自然段;第三部分是(       )自然段。

4、矛和盾各有什么特点?

5、发明家是如何想到发明坦克的?

6、是什么促使发明家要改进盾?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1. 朗读课本。
  2. 理清脉络,思考问题,举手作答。
  3. 四人组交流、探讨问题。
  4. 举手作答。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深入探究)

受到了不少启发:

1.大城市里坐公共汽车的人太多,太拥挤,就制造(      )的公共汽车。

2.我们写字写错了再找橡皮太麻烦,就生产了(      )的铅笔。

3.为了读书写字时保持正确姿势,需要发明(         )。

4.别人的学习方法先进,我就要(            )。

1、联系实际,交流探讨。

2、举手反馈交流情况。

3、师生互动,探讨问题。

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道理,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重于实践的品质。

(学习诊断)

形近字我巧辨。

宿(       )  坦(       )  炮(        )

缩(       )  担(       )  泡(        )

  1. 独立完成。
  2. 生回答。
  3. 师生互动,检查完成情况。

夯实基础

(梳理归纳)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希望同学们牢记这一点,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善于思考,善于将他人的长处集于自己一身。

  1. 做好总结。
  2. 回顾课本。

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道理,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重于实践的品质。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1. 完成相对的新概念。
  2. 预习新课

25、矛和盾的集合

 

矛                  盾

锋锐                坚固

                          坦克

                      (二合为一 )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