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该怎么办 天冷宝生病儿科爆棚

2023-07-19 来源:星星旅游

天气一冷,有宝宝的家长可愁坏了。每年秋冬都是流行病高峰季,宝宝一感冒、发烧,家长就急得不行。

今年冬天有些特别——不太冷,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病原体繁殖,所以近日儿童高热、感冒多发,也因此导致儿童专科医院的门急诊量骤然上升、连破纪录。

在儿科门急诊,医生接诊最多的就是发热患儿。当孩子发热,医院门急诊又爆棚时,到底该怎么办?

孩子发热:家长先搞清6件事

1. 发热是怎么回事?

一般地说,发热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由感染引起,医学上称之为感染性发热。实际上,感染后发热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发热是机体对外界细菌、病毒侵入的一种防御反应。另一种是非感染性发热,即发热不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如风湿热、药物热、打预防针后出现轻度发热等。

最常见的导致孩子发热的原因是感冒。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成人差,感冒的频率也会比成人高一些,特别是在春季、冬季和季节交替时。通常,学龄前儿童每年可能会患4~8次感冒。

当孩子感冒、发热时,家长应仔细观察。若孩子在热度升高时,变得萎靡不振、不想吃饭,而一旦热退,就活蹦乱跳的,基本上没什么问题。若孩子热退以后,仍然萎靡不振、手脚冰凉,或伴有拉肚子、小便时哭闹等情况时,则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2. 发热会把孩子的脑子烧坏?

有些家长担心,发热会把孩子的脑子“烧坏”。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回事。大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有些小孩子因为高热不退而“变傻”,便误以为是高热把脑子“烧坏”了。

实际上,这些孩子是因为患脑炎或其他疾病而导致的智力下降,发热只是疾病的一个表现而已。更何况,大脑组织是蛋白质结构,要把蛋白质破坏、使脑细胞受损,起码要烧到42℃以上,而在一般情况下,这么高的热度是不太可能发生的。

当然,有些发热对智力确实存在一定影响,最典型的是高热惊厥。有些小孩子特别敏感,稍微有点发烧,就“抽筋”。若反复“抽筋”,就会影响脑细胞功能、影响智力。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这样,且只有持续“抽筋”、没有处理,才会损伤脑细胞。

3. 感冒、发热,一定要去大医院?

在人满为患的大医院就诊,对感冒、发热的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不仅排队等候时间长,还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平心而论,感冒并不一定非要去大医院看。大医院可能设备好些、医生的学历层次高些,但这些都不是看感冒所必需的。大医院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对疑难杂症的处理上,***医院医生看感冒与三级医院医生看感冒,基本上没什么区别。

4. 孩子发热,要不要验血?

很多家长会心疼自家宝贝被医生戳一针,请求医生最好别验血。

实际上,血常规检查结果对医生判断病情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示孩子发热是病毒感染引起,还是细菌感染所致。

以我院为例,尽管大多数发热患儿为普通病毒性感冒,但也有少部分是由细菌感染引起,抑或是普通病毒性感冒数天后,并发细菌感染。若医生把所有患儿都当成普通病毒感染来治疗,肯定会耽误部分孩子的病情。反之,若医生把所有患儿都当作细菌感染来处理,滥用抗生素,对孩子更不利。

因此,若医生开单子让孩子去化验,家长们即便觉得心疼也得去,因为对孩子有好处。

5. 一定要用消炎药、“吊盐水”?

感冒是不是要用消炎药?答案是,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坚决不用。抗生素不杀病毒,当发热乃病毒感染所致时,用抗生素不仅没效果,还可能造成肝肾功能、听力等方面的损伤,得不偿失。孩子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切莫擅自给孩子用药,更不能像到餐馆里点菜一样“点药”。

而“吊不吊盐水”则要具体论证分析。我们的原则是,如果一种疾病能够口服用药,就不打肌肉针;如果能够打肌肉针,就不选择静脉输液。

为什么要尽量避免输液?理由有以下5点:

1. 大多数药物口服以后,吸收非常好,且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缓慢入血,不良反应最轻、最安全。静脉输液则不同,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不良反应会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的会迅速危及生命。

2. 口服用药可避免因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导致的一些交叉感染。

3. 打肌肉针、静脉针有一定痛苦,特别是对年幼的孩子。

4. 一天3次或4次口服用药可使全天的血药浓度稳定在较高水平,疗效更好。静脉输液无法做到这一点,除非一天24小时都在输液,否则一旦停用,血药浓度马上下降。

5. 口服用药既简单,又便宜,输液不仅要花很多时间,费用也贵。

6. 用药后效果不好,立刻换药?

有些孩子在吃了一天的药后,热度不退,家长心急如焚,再次去医院就医,坚决要求医生换药。

实际上,药物吃进去或者肌肉注射、静脉滴注进去,要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需要一段时间。时间没到,就说这药无效,肯定是没道理的。通常,一种药起码要用一个疗程,若仍然无效,再换药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