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能要命的胃病

2023-07-19 来源:星星旅游

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当下的一段时间里,很多有胃病的人开始不舒服,为什么春天会发胃病?一个是因为乍暖还寒的气温,一个则与情绪有关,后者用中医理论解释则是,春天是中医说的“肝”所主,消化系统属于中医说的“脾”,春天犯胃病,是“肝木克脾”的结果。

胃是负责消化食物的,所以胃里有生物酶,体温降低1度,生物酶的活性就降低50%,而胃又处于中医讲的至阴之地,最怕受凉又最容易受凉,一旦受凉,生物酶不工作,胃肠功能就受影响,胃疼很多时候因此而发,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慢性胃炎,其中让人畏惧的是萎缩性胃炎,因为它是可以癌变的。有学者发现,75%的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如果不加任何处理,将在8个月内进展为早期胃癌,不夸张地说,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可以是一步之遥的。

很多人觉得,如此严重的问题是不是会胃疼严重?事实上,虽然萎缩性胃炎属于比较严重的胃病,但患者的症状与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结果,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没有明显症状的人,反而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相反,有显著不适症状者,却未必会有胃黏膜萎缩,换句话说, 癌变就在他们不知不觉中出现着。在医学上,很多疾病都被称为“无声***”,就是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时候,严重的疾病已经发生了,甚至可以危及生命,胃癌就是其中之一,很多被查出胃癌的人都很意外,因为他们很少为严重的胃痛困扰。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消化系统肿瘤之首,相比欧美人,中国人的胃受伤几率更高,更易被胃癌盯上,这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包括饮酒,刺激性食物等,以及国人细密的情绪特点有直接关系。

医学中,胃肠被视为人的“第二大脑” ,意思是精神,情绪与消化道的关系尤为密切,精神,心理的变化,能直接影响胃黏膜的血液灌注和腺体分泌,这也是为什么,一旦精神紧张,压力过大,或者与人争吵,马上出现的不是头疼胸疼,而是没有食欲,所谓“气饱了”就是情绪影响到了胃肠的功能。

统计显示:战争、地震环境下,居民、士兵的胃溃疡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一些资料还表明,性格开朗、豁达宽容的人,胃病发病率很低,相反,长期精神抑郁、担忧的人,消化道溃疡,胃癌、结肠癌的发病率则很高,而情绪的抑郁在中医里多属于肝郁,他们因此罹患的胃病,就是“肝木克脾”了,在春天这个季节,万物复苏,肝木容易过亢,更容易克脾,胃病也就更容易复发。

《世说新语》里有个故事:“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沿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是说桓温带兵入四川,途经三峡时,有个部下抓住一只小猴子,母猴跟着船的方向沿路哀号,最后索性跳到了船上被撞死……士兵破开母猴的肚子发现,肠子已经断成了一寸一寸的小节……这就是成语“肝肠寸断”的缘起。这里不排除文学加工,但突如其来的情感刺激确实可以引起消化道的应激性溃疡,这种“寸断”的肠子就是消化道溃疡的极端状况。

中国养生有“仁者寿”的规律,意思是道德崇高者是可以长寿的,这个结论出自孔子的《礼记》,非常符合心身医学规律。因为称得上“仁者”的人,一定是心里坦荡,豁达,他们一定是对人宽容,于己无愧,这样的人才可能心里坦荡,豁达,不会经常纠结、担心,而人是由大脑皮层统帅的高级生物,各种“不仁”的负性情绪作用于大脑,直接影响下层的内脏, 而能称得上是“第二大脑”的胃,自然是心理压力的最直接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