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眠厉害的治疗方法
顽固性失眠在失眠疾病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失眠症状,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睡眠困难,无法入睡的状况。那对于顽固性失眠患者来说,应该怎么办才好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按摩
每天按摩太阳穴,百会穴数次,用保健木梳梳头5分钟,从而保持心情舒畅,解除烦恼,消除思想顾虑。
2、泡脚
把双脚浸入40℃左右的热水中,用热水泡脚 30分钟,再搓脚心10~20分钟,直至发热,会感到神清气爽,全身轻松。
3、生活要规律
引起顽固性失眠的原因跟平时的生活规律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补赖床,早睡早起。
除此之外,饮食方面也要合理搭配,晚上尽量避免吃一些过于辛辣、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饮用过多咖啡、浓茶、酒等。
晚上尽量避免吃一些过于辛辣、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4、多吃补心安神食物
平日注意摄取具有补心安神、促进睡眠作用的食物,如,核桃、百合、桂圆、莲子、红枣等。
二、引起顽固性失眠的原因
1、***摄入太多
***会使人难以入睡,尤其是对它敏感的人。***不单是咖啡中才有,其他如茶、巧克力、汽水、可乐,甚至头痛药、感冒药、提神剂、利尿剂、减肥药等也会有这种物质,即使对***不太敏感,如果服食过量的话,也会出现失眠、颤抖、神经紧张、烦躁不安、心悸、恶心、眩晕等现象。如果每日服食***超过600毫克(大约7杯咖啡或可乐,或数片含***的药片)就会出现上述症状。
对于顽固性失眠患者来说,如何确定是否是因为***所导致的呢?患者可以试着一个星期不吃含有***的食物,如果你出现不适症状的话,而一周后你精神舒畅的话,这可能就是因为***所导致你的失眠。
如果你不能完全割舍含***的美食,可以逐渐减少吸收量。如喝茶时,把第一杯茶倒去,喝第二杯,因第一杯茶含***较多。或者考虑饮用无***的咖啡、茶或者改饮果汁、白开水。
2、太晚进餐
有人以为吃饱后会困倦,容易入睡。其实,把肚子填得满满的,消化系统就要使劲地工作,反倒使人不能人睡。因此,一天三餐的安排应该是早餐丰富些,午餐随意些,晚餐少吃些。如担心半夜醒来饥肠辘辘,无法再睡,晚餐时吃点鱼肉、鸡肉或含植物蛋白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过食浓烈或油腻的食物 如果你睡得不好,切忌在晚餐时吃味道浓烈的食物,如大蒜等,因为这些食物会使你消化不良。此外,对味精敏感也会导致失眠。最后,要避免豆类、萝卜、椰菜花等在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的食品。
3、节食不当
为了减肥而挨饿,结果半夜醒来,饥肠辘辘,无法入睡。试试临睡前吃点小食品吧,过分节食,会导致身体缺乏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或其他营养,出现失眠、虚脱、烦躁、情绪低落,甚至其他生理和心理疾病。因此,若你决定节食减肥,先与医生商量,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以免弄巧成拙。
4、食物敏感
你怀疑自己因对某种食物敏感而导致睡不安宁吗?不妨请医生用一两个星期做试验,看看完全戒除这种食物对睡眠是否有帮助。如果效果良好,再隔一段时间试吃一点这种食物,如果睡眠再出现问题,你就可以确定,确实是对某种食物敏感而引起失眠了。
三、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方法
1、调整睡眠时间
每个人最佳的入眠时间各不相同,有的人在晚上9-10点,有的人要更晚些。最好固定时间就寝,在此以前绝不要躺在床上休息,也不要在床上看书、闲谈。将睡眠时间固定化,可形成条件反射,一到睡眠时间就想睡。如睡眠时间为7小时,躺在床上时间不要多于7小时,这样就能更加珍惜睡眠时间,停止思维而很快入睡。
2、盐水洗足,按摩涌泉
临睡前,在洗足水中加盐一匙,洗净后,用手擦足底心的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心凹陷处,左右各擦几十至几百次,逐渐增加次数,有宁心除烦的功用。
3、选择合适的睡眠姿式
向右侧卧,右腿在下曲屈,左腿在上伸直。这个姿势颇有讲究,称为“卧龙势”,认为可固肾保元、养心安神。有疑问,要咨询?那么就直接点击
4、晨醒即起莫赖床
即早晨睡醒后立即起床,不可辗转贪睡。这样能使工作时精力充沛,睡眠时酣畅充分,有利于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协调。
四、顽固性失眠的预防
1、治疗时应配合医生针对性地选择心理治疗,不要无端的紧张和忧虑情绪,使自已沉湎于消极念头之中。要抓紧捕捉这些烦扰你的念头,大声地把它说出来,或写下来,这就是“疏泄”,将有助于你摆脱困扰。除杂念,意守丹田,在黑暗中努力睁大眼睛凝视某个目标,当眼皮困乏时,抑制过程则渐渐地弥散,使其渐入梦境。
2、对顽固性的失眠症,可采用“凝视入睡”法。入睡时,一定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在黑暗中努力睁大眼睛凝视某一个目标,当眼皮困乏时,抑制过程中渐渐地弥散,使其渐入梦境。
3、病人自已要改变社会、家庭、自卑的行为方式,重建心理平衡的整体措施,运用行为疗法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做到睡前不吸烟、不喝酒、不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的东西。
4、思想上保持恬静,入睡前不谈论易于兴奋与忧伤、愤怒的话题。
5、适当参加一些劳动、体育煅练,注意生活规律,按时休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6、亦可应用气功静默疗法等,使自已抑制与兴奋过程逐渐趋于协调,达到入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