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发烧怎么办?
感冒发烧怎么办呢?中医治疗感冒发烧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吧。
一、饮食应温和、清淡、好消化;忌生冷、油腻、酒肉、高蛋白及过甜、过咸食物;饮食七八分饱或暂时一两顿不吃饭。这可能与很多人的认识恰好相反,多数人觉得生病了,要吃“好的”,可是肉、蛋、奶等“有营养”的东西属于食物中的“补品”,而感冒发烧多是急性实证,要尽快宣通清泄,吃“好的”犹如“火上浇油”,会加重病情或使感冒复发。温和清淡好消化的饮食则利于减轻脾胃负担,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另外要多喝温开水,多排尿,既有利于防止发热伤津,又起到加快代谢、排出“毒素”的作用。
二、保持大便通畅。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通畅利于肺气宣降,尽快恢复正常。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用中药汤剂直肠滴注的方法一举两得,既能使中药通过肠道尽快吸收,又能使大便尽快排出。胃肠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肠道干净,再加上脾胃消化功能恢复可消除生痰之源,肺气清灵则感冒易愈。如没条件进行中药直肠滴注,可以绕脐顺时针揉腹数百下,也可起到通便作用。
三、刮痧拔罐、搓揉背部及手指肚。感冒时在脊柱两侧(膀胱经),从上(大椎穴之上)往下(至腰部),先刮痧,再拔罐(火罐最佳,其次为真空气罐),每次留罐15分钟,连续拔2~3次。无论风寒风热还是内热外寒型感冒,均可使用,尤其是对外感风寒(不出汗、头身痛、鼻塞、流清涕为特征),可起到立竿见影效果。对于孩子(10岁以下)不便拔罐的,可用手反复搓揉背部正中及手指头肚,至局部发热或潮湿有汗出。
四、用生姜10片(也可加一把艾叶)煮水泡脚或洗澡,至身热或微汗出,可祛散风寒、通畅经脉,又不至于加重咽痛等“上火”症状。
五、生姜3片、葱白3段(1段1寸,或带葱根),洗净煮水喝,起去风寒作用,用于没有嗓子疼的感冒。若有嗓子疼,则不用。
六、苏叶、薄荷、辛夷花各10g,去掉梗茎,缝入布袋中,置于帽内,正好戴在孩子头顶囟门处,适合3岁以下孩子,起祛风寒、通鼻窍的作用。
七、凡是孩子发烧,先摸额头和背部,看是否有汗出,若无汗,那一定是寒气闭表,要用发汗解表的方法祛风寒(以上三~六条均可应用)。家长应情绪稳定,切忌病急乱用药,不可随意用抗生素甚至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否则,家长心里舒服了,孩子身体遭殃了。
二、感冒发烧了怎么进行护理
1.卧床休息与心理护理:高热时,机体代谢增快,进食少消耗大,体质虚弱,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活动。病人高热时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应体贴安慰病人,以消除其不安心理。
2.降温:当体温高达39℃以上时应采取快速而有效的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法:用冷湿毛巾或冰冷干毛巾敷于额部,同时用温水湿毛巾或酒精加一半水,揉擦颈部、四肢,自上而下,擦至腋窝、腹股沟处时,要反复揉擦直至皮肤发红为止,动作不宜过重,半小时后再测量体温。
注意:高热、发抖或刚服过退热药的病人,忌用冷敷或擦浴。
(2)药物降温:疾病诊断明确,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药。若出现大汗淋漓则多饮糖盐水,更换内衣以防着凉;如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和呼吸急促等症状是虚脱表现,应及时就医。
3.密切观察体温:高热病人应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及出汗等情况。小儿高热易出现惊厥,应及时就诊。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递减为每日测二次体温。
4.饮食护理
(1)发热期间选用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豆浆、藕粉、果泥和菜汤等。
(2)体温下降病情好转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粥,配以高蛋白、高热量菜肴,如豆制品、蛋黄以及各种新鲜蔬菜等。
(3)恢复期改为普通饮食,食欲好的可适当加给鸡、鸭、牛肉、鱼、猪肉、蛋、牛奶和豆类等食物。
5.口腔护理:高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易引起口腔炎、舌炎和黏膜溃疡等,应在晨起、睡前及饭后协助病人漱口或用棉球揩擦,防止口腔感染。
三、感冒发烧护理5大误区
春天天气冷暖无常。今天天热了,赶紧脱了毛衣,明天又冷了赶紧再穿上,反反复复孩子就感冒了。可是孩子感冒了你还在这样错误的护理孩子吗?
一感冒就吃消炎药
这可能可能是中国老百姓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一个人说他感冒了,另外一个人说赶紧吃点消炎药吧,那老百姓嘴里说的这个消炎药,实际上就是抗生素。比如买的一些阿莫西林或者头孢这一类的。这种抗生素,实际上不是针对感冒病毒的,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而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通常感冒不要去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往往会导致抗生素的耐药,抗生素一旦耐药,在我们真正需要抗生素的时候,往往抗生素就不起作用了。
一发烧就想快速退烧
现在有些父母,可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发烧是因为机体的免疫力在起作用,以为高烧是很严重的病,一定要速战速决,把它退下来,这就导致一些医务人员,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就是去了医院之后,家长要求我快点退下来吧,这样医生就倾向于速战速决的方式,就是打退烧针。
退烧针里边有两种成分:一种使用的是安乃近,很老的一个药品,可能好多人都听过,但是正因为它是老药,所以大概在70年代左右,它在国外就已经被淘汰了,是因为临床证实了,它会有严重不良反应,有的人可能会导致过敏休克,而有些人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皮肤损害。
还有另一种是使用了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实际上是一种激素,激素退烧的作用机理,就是抑制我们的发热中枢,然后让它退烧,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抑制了我们自己的免疫力,那抑制免疫力的过程中,我们的疾病,就是我们身体不能够对抗这种疾病,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那个病毒就容易在身体内造成感染。
所以我们不推荐使用退烧针,也不应该使用退烧针。
一咳嗽就吃止咳药
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是多种呼吸道疾病发生时表现出的一种症状,是身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通过咳嗽产生呼吸性冲击动作,把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另外,幼儿咳嗽大多数时候是有痰咳嗽,如果强行服用复方止咳感冒药,会导致痰液滞留体内,反倒容易引起肺炎等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糖浆要避免给孩子服用,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其有效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糖浆本质上就是镇静剂,且儿童对其代谢速度的差异也使得定量给药变得困难。
如果咳嗽不影响孩子的活动,饮食和睡眠,咳几声没必要用药。如果有影响,可以对症选单一成分化痰止咳的药。咳嗽厉害影响睡眠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单一止咳成分的药水,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雾化治疗。
在家里护理时,可以考虑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40%~50%之间,太湿也不行,容易滋生细菌霉菌。也可以选择吸入水蒸气的方式降低气道的过度反应,但不能使用自来水或矿泉水,要使用蒸馏水。垫高孩子床头30度左右也有助于缓解平躺时的咳嗽。流鼻涕鼻塞可以选用生理盐水滴鼻或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护理鼻腔。
一感冒就吃复方止咳感冒药
1. 复方止咳感冒药在儿童身上做的研究很少,通常根据成人剂量推算儿童剂量。这不科学,也无法保证用药安全。
2. 不同药厂可能会生产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止咳感冒药,但他们在药店***时会是不同的商品名,很容易重复用药导致过量中毒,国外已经报道不少服用感冒药导致儿童死亡事件。
3.儿童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一般病程5~7天,复方止咳感冒药不会缩短病程。
宝宝发烧时,不能用酒精给宝宝进行物理降温:
1. 酒精挥发快,容易引起寒战导致体温再次升高。
2. 酒精过敏的风险如:皮疹、瘙痒等。
3. 酒精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易引起酒精中毒,甚至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应该使用温水擦浴,效果又好又安全。
家长们必须知道
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
正常体温在36~37.3℃在范围内波动,有时吃奶或运动后体温稍稍“超标”不能算发烧。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热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体温高低并不与病情轻重程度完全相关,孩子的精神状态远比发烧度数更能准确反映病情轻重。
正确做法:腋温低于38.5°,物理降温;腋温38.5°以上,物理降温+药物降温,降温同时勿忘补水
总之,春天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天气冷暖不定,不要尽早给孩子减衣物,“春捂秋冻”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话可不是空谈啊!
四、感冒发烧时的六大饮食禁忌
感冒发烧是常见的病症,这时候患者饮食受到影响,除了采取适当的治疗外,饮食调理也很重要。首先来了解下感冒发烧时的饮食禁忌吧。此外还应多休息,多喝开水,保持室内通风等。
感冒发烧时,无论是服用退热药还是自然退热,都是以出汗的形式来实现的,人体在发汗散热的同时会丢失大量水分及盐分。因此,发烧时最需要的是水,其次才是营养物质,此时的饮食原则首先是供给充足水分,其次是补充大量维生素,然后才是供给适量的热量及蛋白质,且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为主,特别应注意以下六个感冒发烧时的饮食禁忌:
一忌多吃鸡蛋
鸡蛋所含营养的确丰富,但不宜在发烧期间多吃鸡蛋,这是因为鸡蛋内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会产生一定的额外热量,使机体热量增高,加剧发烧症状,并延长发热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二忌多食蜂蜜
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三忌多喝冷饮
如果是不洁食物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导致的发烧,胃肠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饮会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恶化而危及生命。
四忌多喝茶
喝浓茶会使大脑保持兴奋的状态,且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进而使患者体温升高、烦躁不安。同时,茶叶水会影响药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药物的疗效。
五忌多食辛辣
由于体温升高,体内新陈代谢旺盛,在此情况下乱吃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六忌强迫进食
有些孩子发烧时,家长往往认为发烧消耗营养,不吃东西那就更不行了。于是,他们强迫孩子进食,有的还拼命给孩子吃高营养食物。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不仅不能促进食欲,而且还会倒胃口,甚至引起呕吐、腹泻等,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