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用无毛鸡和多翅鸡用作生产原料,是真的吗?
快餐能满足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要,但是有些关于快餐店的恐怖传言让人真假难辨。最荒诞的莫过于网上广泛流传着无毛鸡、多翅多腿鸡的视频和照片,据称这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而用激素等手段催生出的怪物。
此传言影响甚广,各种版本绘声绘色的描述加上逼真的图片和视频,将大众尤其是本来就对洋快餐心存芥蒂的人,吓得不轻。人们纷纷痛斥这种奸商行为。
这,是真的吗?
剖析
真有无毛鸡
网上流传的无毛鸡养殖场的视频一点也不奇怪。真有无毛鸡吗?以色列科学家阿维格多·卡哈纳已经将一种天生脖子上没毛的鸡与普通肉鸡杂交,得到了这种生长迅速、脂肪含量低的品种。无毛鸡的诞生更主要的是为了应对热带国家炎热的天气。养鸡场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在20℃左右)以利于鸡的生长,无毛鸡则无毛一身轻,更能适应炎热气候。如此看来,无毛、生长迅速、脂肪含量低的鸡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一定价值。
也有不少人根据以往的饲养经验指出,无毛鸡更容易受到寄生虫、病原体等的侵害,蚊虫叮咬和风吹日晒也让它们吃够了苦头。此外,它们对于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天气剧变下受到的影响会更大。这些都使它们受到了动物保护方面的关注。
炸鸡翅、炸鸡腿、炸鸡块等是洋快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快餐供应商通常采用就近供应原则,如果当地有达到标准的食材,就在当地买,否则就去邻近地区买。所以除了饲养无毛鸡的中东地区之外,其他地方的消费者一般还真没这个“口福”吃到无毛鸡。
人为改造基因难上加难
其实,凡是对目前的生物研究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觉得有关多翅、多腿鸡的传言太滑稽,编造的人异想天开到罔顾事实的程度。即使对生物知识知之甚少,细心分辨也能发现,这些多翅多腿鸡图片,多出的部位形状基本是一模一样的,修图痕迹明显。除了这些用电脑处理过的图片,再无更多证据证明这种鸡的存在,这条谣言的可信度可见是很低的。
生物体的身体结构由基因决定。DNA就像一个建造项目的总工程师,清楚地知道生物体的每个细节并且严格指挥着整个建造过程。在生物体的一生中,DNA和染色体都可能发生突变,程度不严重的会被修复,程度严重的会造成生物体病变、畸形,甚至死亡。像肢体数目形态这样重大的改变,牵扯到的突变一定很多且严重,这样的个体基本没有希望破壳出世,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可能胎死“蛋”中了。即便存活,这个特性是否能稳定遗传并形成规模养殖也是个很大的难题。
同理,人为改造基因也面临一样的问题。一方面,短期之内的基因巨变将使个体无法存活;另一方面,以现在的技术,还做不到这么精确完美的定点改造。如果有人真的成功创造出了多个翅膀多条腿的个体,还让这种特征稳定遗传形成养殖规模……如此重大的研究成果早就轰动整个科学界了,怎会落得在网上被人骂奸商的下场?
想要成功造出多翅多腿的鸡,有两种理论上的方法,其一就是从胚胎早期移植。鸡的胚胎发育到3天左右时,小鸡的分化就开始有了雏形,萌生出翼芽、腿芽(即未来的翅膀和腿),头部也基本显现出来。这时是移植的好时机——太早,看不出雏形,无法有针对性地移植想要的部位;太迟,四肢的内部结构包括骨骼神经等系统已经逐渐成形,移植就困难多了。
不过,即使把握好了时机,技术与取材上的难点依旧摆在面前。
3天时的鸡胚胎仅仅约8毫米长,翼芽与腿芽则只有1毫米长1毫米宽。芽体很小,却包含保证翅、腿正常发育的重要部位,有一点缺损都可能导致畸形。这样一项精密的“移植手术”确实在理论上提供了可能性,但将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且实际操作中会遇到更多问题,比如移植部位的内骨骼连接、神经连接等。
另一个方法就是诱导胚胎干细胞,这种细胞是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分化成特异组织器官的细胞,它意味着适当条件诱导之后的众多可能性。自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干细胞在预防治疗疾病、器官移植等方面的研究,不过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还达不到克隆整个器官或部位(比如翅膀)再植入个体的水平,只是以细胞移植为主要手段,并且仍不成熟。
综上可见,现在的技术水平其实很难造出多翅、多腿鸡这样的个体。这些大大提高成本还无法保证成功的方法,相信注重效益的商家是不会采用的。
真相是这样的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像无毛鸡倒是存在,其他则是无稽之谈。达到食品卫生标准的无毛鸡与其他鸡肉一样安全,都可放心食用。而多翅多腿鸡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还难以创造出这样的生物,更不用说大规模养殖并用作快餐原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