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人有四根,“鼻根,苗之根;乳根,宗气之根;耳根,神机之根;脚根,精气之根”。说明鼻、耳、乳仅是人体精气的三个凝聚点,而脚跟才是精气的总集点。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养脚永不老”。天气越来越冷,足疗不仅可以祛寒暖身,还有扶正祛邪的保健功效,对于某些疾病的治疗也卓有成效。中医的足疗主要分为足浴、足底按摩和刮痧三部分,只要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在家就可以轻松养生。
足浴养精气,加“料”效更好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中医学认为,双足为人体精气之根,足的外形、肌肉的强弱、关节的柔韧性等,均反映人体气血运行情况。根据中医经络学,足部分布着很多治病养生的重要穴位,通过足浴的温热作用刺激这些穴位,能够促进人体血液流通、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疏通经脉、推迟衰老、祛病延年。
清外治法祖师在《理论骈文》中写道:“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用之药即内用之药”。可见,足浴时加些中药材,可以使药效通过肌肤的渗透作用进入血脉,随着血液运行,引药到达病灶之处,便捷、安全、有效地调理疾病。下面介绍两个针对不同疾病的常用足浴方。
1.祛湿止痒足浴方。
取苦参、虎杖、地肤子、黄柏、苍术、茯苓各10克,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晾至45℃左右时泡脚。具有燥湿止痒的功效,适用于湿热内蕴、皮肤瘙痒者。
2.活血祛瘀足浴方。
取鸡血藤30克,青风藤30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炮附子10克,川芎10克,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晾至45℃左右时泡脚。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可治疗肌肤麻木不仁、局部皮肤干燥、肢体疼痛、头晕气短等症。
泡脚时最好用较深、底部足够大的木桶或搪瓷盆,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水浸泡到小腿,水温保持在40~50℃,每次泡脚30分钟左右。足浴后应立即擦干,穿上暖和的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泡脚虽好,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如严重出血性疾病患者、足部有溃疡或炎症的人不宜泡脚。另外,太饱或太饿时泡脚容易头晕;饭后半小时内也不宜泡脚,以免影响消化;严重心脏病、低血压者泡脚需当心晕厥;糖尿病患者要防止烫伤;老年人足浴不宜过久,临睡前泡脚20分钟即可,时间太久易引发心慌、出汗等症状。
穿什么鞋子才养脚?
许多人认为,运动休闲的鞋子如羽毛球鞋、乒乓球鞋都比较舒适,只要鞋跟不高,对脚而言区别不大,其实不然。专业的运动鞋是根据其运动特性设计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鞋都“养脚”。
1.鞋底太厚易疲劳
很多人认为只要是运动鞋就是比较休闲养脚的。就拿徒步鞋来说,由于徒步鞋是为了适应长期行走在较差的环境中设计的,因此它的鞋底较厚,能保护脚部在石头山路行走时免受伤害。有的徒步鞋更是设计成高帮模样,也同样是出于保护脚部的目的。篮球鞋也是鞋底较厚,这样能保护脚部,因为篮球运动是需要爆发力强的运动。如果平日生活中不需要在上述环境中走路,脚底厚重或鞋子较硬都会使脚易感到疲劳。
2.乒乓球鞋因人而异
打乒乓球时需要灵活的步伐,所以乒乓球鞋比较薄,防滑性好。从中医上说,由于脚部穴位较多,穿着鞋底薄又耐磨的鞋子散步能刺激穴位,比较养生。但穿不惯乒乓球鞋的人会感到硌脚难受,其实脚部舒适感才是最重要的,选择这个鞋子要因人而异。
3.网球鞋更养脚
网球和羽毛球鞋底部适中,鞋子软硬度也合适,比较适合年轻人户外休闲。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建议穿着宽松的平底鞋,通透性好易排汗,又有稳固性防止摔倒。
穴位按摩养生法
按揉涌泉
搓揉涌泉穴是足部保健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足心。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主张“足宜长擦”,长寿皇帝乾隆亲身恭行的“十常”养生法中也有“足常摩”。古代学者陈书林记载了“擦涌泉”的养生术,并谓“先公每夜常自擦脚心至数千,是以晚年步履轻便”。苏东坡每日睡前必行之事,闭目盘膝按揉脚心。
涌泉穴为什么被如此重视,又具有什么保健功效呢?人之先天根于肾,涌泉为肾经起始穴位,如泉水之涌出,为精气之所发。因此涌泉具有滋肾水、降虚火,镇静安神、健脾和胃、益肾利尿、舒肝明目、健足之功效。
指擦涌泉:以左手拇指螺纹面,紧贴右足涌泉穴皮肤,稍用力下压,持续作往返摩擦,以右手擦左足涌泉穴,每天睡前、醒后各一次,可反复摩擦30~50次,以足心感到发热为度。此法用力专于涌泉穴,刺激量比较大,舒肝降压、益肾利尿作用显著。
按揉脚趾
足趾部是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经气交接的地方,按照全息理论,五足趾反应人的大脑及面部窍穴。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左脚大趾,各个方向揉捏之后,轻轻拽拉。其余四趾同法。然后用左手揉捏右脚趾。
足趾距离心脏最远,末梢循环差,揉捏脚趾有助于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全身经气的顺接运行,保证经气运行通常。另外还有健脑益智,宣通鼻窍,聪耳明目的功效。可防治头痛、感冒等病症。
旋转脚踝
活动脚踝的方法在《老子按摩法》中就有记载:“舒左脚,右手承之左右捺脚,从上至下直脚二遍,右手捺脚亦尔。前后捩足,三遍。左捩足,右捩足,各三遍。前后捩足,三遍。”捺即按的意思。捩即扭转之意。
转脚踝可以是站位或坐位。站立时,重心移向左脚,右脚尖点地,意足尖为支点旋转脚踝。左脚亦然。
如坐位时,将左脚放于右腿上,左手轻扶左脚踝,右手握左脚五趾活动脚踝。然后左手活动右脚踝。
无扭伤时,转动脚踝,舒活筋脉,增加脚部活动的灵活性,预防扭伤。已扭伤,视情况轻轻帮助活动踝部,使气血通行,帮助恢复。
提示:扭伤后何时及如何活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加重损伤。
鱼际对脚心
就是将手之鱼际部位擦揉脚心,以缓解疲劳畅气血。
具体方法是,坐于凳子上,将右足放于左腿上,右手扶托右足腕。以左手小鱼际处做上下推擦足心,至足心发热为止,另一足如法推擦。
此法为推擦足心区域,搓足心可使足部血液通畅,进而通畅全身气血,可有效地缓解疲劳,预防下肢酸软。如睡前用热水洗脚后擦脚心,效果更好,而且有利于睡眠,对于手足发凉也有很好的作用。
足心对手心
此法即以手部的劳宫穴按揉足部的涌泉穴,以达水火既济的效果。
具体方法是,两手掌搓热,用左掌心对右足心,以全掌摩搓全脚,全脚发热为度。再以同发摩搓左足。睡前搓热两脚,可同时配合叩齿咽津法。
此法以劳宫穴对涌泉穴,从足跟到足心全面按摩,配合叩齿咽津,使浊气下行,虚火下降。足部血脉经气运行通畅,心火下降,肾水上行,可以防治高血压、头眩、耳鸣、失眠、头顶痛、咽痛、足部痿弱酸疼、麻木浮肿及下肢挛疼等病症。
足跟搓足心
侧卧或坐位,用左足跟搓右脚心,然后用右脚跟搓左脚心,以脚心发热为度。本方法方便简单,用脚跟搓脚心同样可以起到滋肾降压、安神之功效,同时还可以锻炼腿部力量,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