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清热凉血和血消瘀

2023-07-29 来源:星星旅游

牡丹皮简介

牡丹皮是一味中药,是毛莨科植物牡丹干燥的根皮,盛产于湖北、湖南、贵州等一带,具有多种功效。但是不通过地区生产的牡丹皮品种不一,功效也不尽相同。分别有紫斑牡丹皮、茂丹皮、黄牡丹皮、野牡丹皮等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牡丹皮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

①《本经》:“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②《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③《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④《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⑤《珍珠囊》:“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无汗骨蒸。”

⑥《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癥瘕之疾,除血分之热。”

⑦《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⑧《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选方】

①治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牡丹皮、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节)。上六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牡丹汤)

②治妇人恶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两,干漆(烧烟尽)半两。水二钟,煎一钟服。(《诸证辨疑》)

③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④治胎前衄血:丹皮、黄芩、蒲黄、白芍、侧柏叶。共为细末,早米糊为丸。空心白汤下百丸。(《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⑤治妇人骨蒸,经脉不通,渐增瘦弱:牡丹皮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木通(锉、炒)一两,芍药一两半,鳖甲(醋炙,去裙襕)二两,土瓜根一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人,炒)。上七味粗捣筛。每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食后各一。(《圣济总录》牡丹汤)

⑥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⑦治悬痈生于谷道之前,小便之后,初发甚痒,状如松子,-月赤肿如桃,迟治则破,而大小便皆从此出,先服国老汤不消者:牡丹皮、大黄、贝母、白芷、甘草、当归各五钱。共为细末,酒调服二钱,空心吃。(《本草汇言》将军散)

⑧治下部生疮,已决洞者:牡丹方寸匕,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⑨治金疮内漏,血不出:牡丹皮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千金方)

⑩治腕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⑾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⑿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⒀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⒁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

⒂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临床应用】

①治疗高血压

取牡丹皮1~1.5两,水煎成120~150毫升,每日3次分服;或初次量用5~6钱,如无不良反应增至1两。治疗20余例,一般服药5天左右血压即有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经服药6~33天,舒张压平均下降10~20毫米汞柱,收缩压平均下降20~40毫米汞柱。本组病例近期内均能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范围或接近正常范围,症状亦随之消失或改善,但远期疗效有待继续观察。个别患者服药后有恶心、头昏等副作用,无需停药即能自然消失。

②治疗过敏性鼻炎

用10%的牡丹皮煎剂,每晚服50毫升,10天为一疗程,治疗31例,痊愈12例。又治疗9例,服药后症状很快好转,但无1例根治。

此外,用10%丹皮煎液内服(每晚50毫升),试治乳突凿开术后,因伴有变态反应而致迟迟不得干耳的患者6例,结果5例痊愈,1例减轻。

【宜忌】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

②《古今录验方》:“忌胡荽。”

③《唐本草》:“畏贝母、大黄。”

④《日华子本草》:“忌蒜。”

⑤《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⑥《得配本草》:“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