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学年里,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同时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排除认识上的诸多误区,把新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在新课改这块试验田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业务学习
首先是用心品读《语文课程标准》,了解课标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总目标一方面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是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有关语文知识的目标并未忽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目标得到强化,特别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对学生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起到了保障的作用。其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二是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当说,课程标准对人文性予以高度重视,并在课程目标中得以很好的体现。比如,“培养爱国主义感情、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都是课程标准体现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佐证。另一方面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上,不仅在总目标的第5项中明确提出“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要求,而且将这一要求贯穿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各项目标之中。在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上,强调“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进而“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备课方式
备课是我的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备课时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上下功夫、在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就是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知识点、能力点仍然是我备课中必须重视的。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
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合作等。一篇课文的学习,
一是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些目标。
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运用。
三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备课时充分考虑好学法指导,每节课的学习都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方法、技巧,考虑好从哪个角度去让学生做思维体操,这一点非常重要。备课时在这些方面下些功夫,学生就能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学习的效率也就会提高。
三、课堂教学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受用一生的良好学习方法,也就是要把教育定位为关注学生终身发展。课堂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的平台,在交流中又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我的课堂教学活动用得最多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常规法,即把传统的字词教学、作家作品简介等直接了当地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让学生自己讲。
二是质疑解疑法,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安排好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依据文本,挖掘教材内涵,积极大胆地思考问题,课堂上人人做问题专家和解题专家。特别是前后桌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大有用武之地。例如:学习古文时,疏通文意这一步小组内合作完成的效果比其它方式都好;有时我还会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为某篇课文设计教案,大多数小组的教案写得有模有样。学生设计的教案中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板书设计、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中有问题设计和参考答案)、作业设计等,学生小组合作的教案设计出来了,这篇课文也就学完了,向学生做调查了解,他们都说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再如教学说明文时,依据文体特点让学生从说明的内容、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和作用以及说明语言的特点等多个角度自由质疑解疑,学生的思维较活跃。用这种方式上课,课前预设的教学情景较少,自动生成的教学情景较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我要善于把握动态,否则会出现教学重点不突出或者完不成教学任务的现象。
四、作业批改
为了能腾出时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调整心情,缓冲压力,我灵活地运用多种批改作业的方法,尽量能及时地、真实地获取反馈信息,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1、自批自改。学生的部分家庭作业让学生自批自改。学生检查自己作业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学生对照参考答案对自己的作业作出正误的判断后,再写上“错题探究”,探究做错题的原因、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答案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互批互改。学生的课堂作业和单元测试,大多是学生之间先将作业相互交换,相互判断对错,并要求学生在错误之处批上记号,然后还给本人。自己及时订正。最后我再全面了解学生“批”和“改”的情况。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又能让学生在互批互改中互相学习。
3、小组批改。由于每个学生的作业,都呈现在小组成员面前,集体的赞扬、鼓励、批评与帮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高。小组批改的过程,是一个互相传递信息的动态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彼此之间的横向交流,又有与教师之间的纵向交流。这种信息交流,可以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多向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4、集体评改。作文讲评或者开放性试题我常常是抽取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的作业,让大家在课堂中通过比较进行点评和分析。5、全批全改。我基本上会全批全改学生的摘抄赏析、小练笔、练字、手抄报,然后及时表扬作业做得好的同学,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五、不足与困惑
两极分化较严重,课堂纪律难以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