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道德范畴。中国古代思想家在历史上就有对诚信道德的阐述和强调。在传统理论中,诚实守信被视为“立身立命”、“兴政”、“扬德”、“立业”的基础。在当今社会,诚信进一步发展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层道德意识,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大常委会委员、大学校长呼吁:“国家要以诚信为突破口,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逐步建立诚信道德的社会。”他还说:“公民道德建设存在很多问题,诚信应该是整个公民道德建设的突破口。一个人只有对工作、家庭、公众诚实守信,才能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才能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真正建立道德社会。”
医疗机构是卫生系统的主要窗口,是社会的重要窗口。医德医风素质不仅是社会风气的反映,也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由于医疗行为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和舆论的高度关注和要求,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构成热点。虽然不良的医德医风造成的事故很少,但影响很大,尤其受到憎恨和谴责。因此,医德医风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点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院咨询的建设和发展已经从依赖转向经营服务。由于各种原因,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医德有许多特点:
1、利益驱动,医德失衡。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传统的医德发生了变化。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医护人员的是非观、优劣观、尊卑观也发生了变化。最初,医院的服务目标是减少疾病和拯救生命,而不仅仅是为了利润。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主要从事自营医疗卫生服务,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处理不当导致一些单位和医务人员忘记了自己的利益和医德不平衡。具体来说就是乱检查、乱收费、乱吸毒、收红包、搞第二职业“创收”等。从而扰乱医疗秩序,败坏医德。
2、价值落后,导致医德缺失。
国家对医院实行差别补贴,同时使医院物资市场化。价格的涨跌改变了市场的供求关系。当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受市场经济体制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个体医务人员在利益没有通过正当渠道实现时,可能会寻求不道德的补偿。更有甚者,认为给病人治病,做检查,做手术,受病人邀请,收红包,收病人礼物,都是等价交换,合情合理。这反映了市场经济造成的市场价格与价值的距离,导致医德的丧失。
3、利益冲突导致医德失常。
在国家补偿不足的情况下,医院为了谋求发展,在研究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兼顾医疗服务和医疗服务效益。然而,医疗服务的价值不能直接用金钱来衡量。医院在对待病人的时候,有救人一命的道德原则,同时,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不仅是此刻以法律手段进行的制度约束,也是此刻以信誉为基础的道德约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不仅肩负着保障人民健康的任务,而且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参与市场竞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可行的管理体系,是医院在激烈的医疗竞争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环节。那么,医院应该如何从“诚信”教育入手,做好医德建设呢?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文章。
1、“真诚”以人为本,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教育。
第一,做好梦想和信念的教育。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医德医风建设的核心。要教育职工正确对待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困难、利益调整及一些问题,坚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决心,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对职工进行“三观”教育。即对职工进行新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经过教育使职工正确看待物质利益,正确对待个人、团体与国家的关系,把个人利益融入团体利益之中;教育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治好病人,减轻病人痛苦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
三是对职工进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教育。教育职工树立起病人是医院的“客户”,病人是医院职工的衣食父母的理念,正确认识医务工作者和病人的关系,教育职工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以“信”为本,切实履行对服务对象的承诺。
一是要把医德医风建设同各项制度结合起来。要制定和完善医德医风规范,使医德医风同职工的利益紧密挂钩,严格考核落实,建立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其医德医风水准,让病人满意。
二是要坚持落实好医疗服务和医药收费价格公开制度和住院病人“日清单制”,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把“医不二价”、“童叟无欺”作为行医道德的根本要求。仅有心摆正了,才会对病人坚守诚信,才能兑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