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主旨是指对有能力执行但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包括隐藏、转移、毁损财产,无偿转让财产,拒不协助执行等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分析
(1)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
(2)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部分。
(3)指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没有能力执行的,不构成本罪。
(4)情节严重的行为。是指下列行为;
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犯罪构成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拓展延伸
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后果及法律责任
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后果及法律责任十分严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判决方拒不履行判决裁定,可能面临以下后果:一是可能会被强制执行,执行部门可以采取冻结财产、查封、扣押等措施,甚至可以拍卖财产以弥补损失;二是可能会被处以罚款,根据具体情况,罚款金额可能较高;三是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属于违抗法院指令的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被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四是可能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个人信用记录,限制其购买房产、乘坐飞机等权益。因此,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后果及法律责任非常严重,建议各方当事人遵守法律,积极履行判决裁定。
结语
拒不履行判决裁定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后果及法律责任十分严重。被判决方拒不履行判决裁定可能面临强制执行、罚款、刑事责任以及失信记录等后果。建议各方当事人遵守法律,积极履行判决裁定,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四条 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应当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拍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不适于拍卖或者当事人双方同意不进行拍卖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者自行变卖。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物品,交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三编 执行程序 第二十一章 执行措施 第二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执行员必须造具清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后,交被执行人一份。被执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他的成年家属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