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桐:别名六雪尼_落雪泥_洛仙花,为唇形目、苦苣苔科、大岩桐属、唇形系列花卉,原产于南美洲巴西,通常做为温室植物栽培。1877年命名。我国引种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由在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和中山陵园纪念植物园从美国引进。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地植物园正式引种试种。。
植株小巧玲珑,叶茂翠绿。钟状花柔软而美丽,开花时间长,花朵姹紫嫣红,园艺品种繁多,有蓝、白、红、紫和重瓣、双色等品种,每年春秋开花两次,是著名的室内盆栽花卉,也是节日点缀和室内装饰的理想盆花。
颜色分类:红色_蓝色 ;茎形分类:块状 ;叶序分类:对生 ;叶形分类:椭圆 ;光照需求:中弱 ;开花季节:春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0℃±5℃ ;酸碱范围:6.4±.6(PH)
大岩桐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地上茎极短,株高15-25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叶对生,肥厚而大,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有锯齿。叶脉间隆起,自叶间长出花梗。
大岩桐种植方法:
喜温暖、湿润、半荫、忌强光直射。适温度15-25℃,不耐寒,冬季气温下降到5℃左右时休眠,30℃以上,植株呈半休眠状态。生长期湿度要求较高。冬季休眠期则需保持干燥,如湿度过大或温度过低,块茎易腐烂。适宜的温度,可使叶片生长繁茂、碧绿,花朵大而鲜艳。当植株枯萎休眠时,将球根取出,藏于微湿润沙中。喜富含腐殖质的疏松、肥沃偏酸性沙质土壤环境生长。
大岩桐繁殖方式:
可采用播种、分球、枝插、叶插、芽插。叶插:选用生长健壮、发育中期的叶片,连同叶柄从基部采下,将叶片剪去一半,将叶柄斜插入湿沙基质中,盖上玻璃并遮阴,保持室温25℃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插后20天叶柄基部产生愈合组织。芽插:通常在春季种球萌发新芽长达4-6cm时进行,将萌发出来的多余新芽从基部掰下,然后插于沙床中,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于翌年6月至7月开花。
大岩桐开花形态:
花期3-8月,夏季盛花。花顶生或腋生,花冠钟状,先端浑圆,5-6浅裂色彩丰富,有粉红、红、紫蓝、白、复色等色,大而美丽。蒴果,花后1个月种子成熟。种子褐色,细小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