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茸:别名桦树茸_桦褐孔菌_桦褶孔菌,为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纤孔菌属、真菌系列农作物,原产于北美洲、欧洲北部、亚洲,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北纬45-50°的地区,我国黑龙江、吉林长白山地区有分布。活性极强,能不断吸取桦树养分,约10-15年之后,把桦树的精髓吸收殆尽,使白桦树枯死。。
药用、食用真菌,寄主的选择性很强,主要寄生于白桦、银桦、榆树、栎木、赤杨的树皮下,或砍伐后树木的枯干上。在食品加工方面,可被制成饼干、面包、香肠、调味品、饮料、食用色素等。药理和临床方面,也有较大的应用。
颜色分类:黄色_棕色 ;作物分类:菌类 ;味道分类:鲜香 ;形状分类:异形 ;光照需求:弱光 ;开花季节:无花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18℃±4℃ ;酸碱范围:6.5±.4(PH)
白桦茸作物特征:
为不孕子实体,近球形或不定形块状。直径7-36cm,表面坚硬,黄褐色至黑色,有明显凹凸不平开裂的小块。菌肉黄褐色,菌丝为二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淡黄色,有隔,无锁状联合。骨架菌丝为刚毛状菌丝,黄褐色,难发现子实体。菌肉组织由褐色刚毛状菌丝和淡黄色生殖菌丝组成,厚壁,有轻微的、模糊不清的坏纹,明亮淡黄褐色,刚毛体暗褐色。
白桦茸种植方法:
母种菌丝适应性较强,在一般的培养基上均可生长,但以1000ml培养基葡萄糖20g、黄豆粉10g、磷酸氢钾1g、硫酸镁0.5g,pH自然时最佳,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旺,颜色正。培养基以玉米粒培养基为最好,玉米粒培养基制作简单、方便、但容易老化,不易贮存,应现制现用。在菌核人工栽培和实际生产中注意培养料的配比,以获得较高的生物学效率。
白桦茸开花形态:
不会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