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商标的定罪原则及量刑标准。对于采用假冒注册商标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特别是销售数额巨大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既触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也触犯假冒商标罪。根据刑法规定,根据销售金额的大小,分别处以不同刑罚和罚金。销售金额在不同范围内的具体刑罚和罚金标准有所不同,但均按照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刑罚较重者为准。
法律分析
一、假冒伪劣商标怎么定罪
对于采用假冒注册商标的手段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且销售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既触犯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也触犯了假冒商标罪。对于此种情况,应按照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以刑罚较重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定罪量刑。
二、法律规定
《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拓展延伸
假冒伪劣商标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假冒伪劣商标的法律责任是指在商标领域中,对于制造、销售或使用伪造、仿冒、假冒的商标行为,法律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惩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涉及假冒伪劣商标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侵权方可能面临赔偿损失、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等法律后果。而在刑事责任方面,涉及假冒伪劣商标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犯罪行为,从而导致刑事处罚,如罚款、拘留、有期徒刑等。此外,相关法律还规定了行政处罚措施,如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综上所述,假冒伪劣商标的法律责任是多方面的,旨在保护商标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结语
假冒伪劣商标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商标权益、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并采用假冒注册商标手段的犯罪行为,应按照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以刑罚较重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定罪量刑。此外,民事责任和行政处罚措施也将适用于此类行为,以维护商标权益和市场秩序。通过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惩罚,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商标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八条 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五条 未经授权,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申请人与该他人具有前款规定以外的合同、业务往来关系或者其他关系而明知该他人商标存在,该他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