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追诉标准包括销售金额、货值金额等条件。
犯罪的处罚标准根据销售金额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消费者投诉应提供投诉方和被投诉方的基本信息、损害事实、相关证据和明确诉求。
假冒伪劣商品的制造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国家司法机关必须采取严厉打击行动。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标准、处罚标准及消费者投诉所需材料,国家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制造。
法律分析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追诉标准是什么?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二、本罪的处罚标准
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我国《刑法》第150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140条的规定处罚。
三、消费者投诉要提供哪些材料?
消费者提交的投诉材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投诉方和被投诉方的基本信息,包括投诉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被投诉方的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二)损害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及与经营者协商的情况。
(三)有关证据。消费者要提供与投诉有关的证据,证明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与受损害存在因果关系,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消费者协会一般不留存争议双方提供的原始证据(原件、实物等)。
(四)明确、具体的诉求。
做假冒伪劣商品已经没有最基本的底线了,关键是很多时候消费者花同等的价钱买来的商品却是质量不达标的,如果是普通的商品,也尚不及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但食品、药品的制造都能够作假,对构成犯罪的,国家司法机关必须要重拳出击进行打击。
结语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已经严重违反了法律法规,其犯罪追诉标准已在《刑法》中明确规定。根据销售金额的不同,犯罪者将面临不同的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消费者在投诉时,应提供相关的基本信息、损害事实、证据以及明确的诉求。对于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特别是食品和药品领域,国家司法机关必须采取严厉的措施进行打击,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身体健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五十条 单位犯本节第一百四十条至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四百一十四条 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