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冬天养生首重补肾 养好肾不怕冷
【导读】: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季节,冬季养生首重养肾,是四季当中加强身体能量积蓄的最佳时节,此时进补吸收率高,更能发挥补身的作用。
肾气不足,全身不对劲
中医认为:“先天之本在于肾,后天之本在于脾胃。”身体活动能量够不够,就要看肾气是否充足,冬季养肾比较不会怕冷,不容易因为气不足而腰酸背痛、手脚冰冷、频尿、畏寒,甚至夜尿连连。
“肾”在中医的涵义,不单指肾脏,而是身体的一个系统,“肾主骨也”,筋骨、生长以及腰酸背痛等许多问题,皆因为肾气不足所导致;“肾开窍于目也”,老年人常见白内障、干眼症,眼睛容易干涩,看东西不清楚,或容易眼干涩、流眼泪,也都是和肾气不足有关。此外,“肾主藏精也”,表示肾气不足,男性容易阳萎,女性常会月经不调,或有不育、不孕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借由补肾加以调理。
养肾食补要注意
1、体质选择适合食物进补
虽然说:“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冬季严寒易致阳虚证,宜「去寒就温」,以温补阳气为主,所以,得慎用滋阴药物,但因个人先天禀赋不同,肾虚病症有阴虚、阳虚之分。肾阳虚者,常见有畏寒肢冷、倦怠、腰酸耳鸣、小便不畅或失禁、夜尿频而多、性功能下降、舌淡胖等虚寒症状,可以用羊肉、韭菜、杜仲、胡桃肉、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肾阴虚者,常见口干咽燥、烦躁、潮热颧红、盗汗、小便短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偏红、少苔等症状,可选海参、枸杞、银耳、黄精等进行滋补。
2、免生冷食物
进补时,不宜同时大量食用白菜、菜头、瓜类、柑橘等生冷的食物,以免抵销了食补的好处。
3、期、感冒不宜进补
经期不宜冒然进补。若出现大热、大渴、便秘、心烦等实热症状;或皮肤病症状;或患急性疾病,出现感冒、喉咙痛、发烧时,皆不宜进补。
4、性病患进补应谨慎
制备食补药膳常会加肉炖煮,慢性病患要留意肉类的蛋白质、脂肪及药膳汤的钠、钾离子摄取量,以免补过头反而造成健康上的负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尽量将脂肪、皮去除,汤上的浮油应捞掉,勿使用太咸的沾酱;糖尿病患者除了遵守治疗饮食原则之外,宜减量吃半人份就好,且将药膳热量计算至整日热量中;痛风患者不宜大量喝肉汤,以免痛风发作。
5、气大时应禁止温补燥热食物
有许多人即使冬天仍是热性体质,若食补后出现咽干、口疮、火气大等症状,要避开温补燥热的食物,最好还是请中医师调治较为妥当。
6、食不宜过饱
冬季饮食量增加,但活动量相对减少,吃过饱容易造成气血运行不畅,饭后应适度走走、活动一下,也可以自己摩腹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食物的吸收消化,以免积食。
养肾配合注意事项
1、睡晚起
清晨温差大,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起牀时勿急着下牀,建议先在牀上稍为活动一下,等身体温热后再下牀。另外,下牀时先披件衣服,以温度太冷而影响心血管的健康,尤其老人家要特别注意。
2、注意保暖
建议洋葱式穿着,里面穿透气衣服,外面穿外套、脖子围围巾,进到暖气房再脱掉。
3、善手脚冰冷
建议常使用肉桂,例如面包烤好后洒点肉桂粉,或加些桂圆和面包一起烤,借由温补功效来改善偏寒体质。也可以善用厨房中的辛香料,如:桂枝、胡椒粉、肉豆蔻、白豆蔻等,都是能够温暖手脚的温热食材,很适合冬天怕冷、容易感冒的人食用。
4、免过度紧张、惊恐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情绪起伏过大对于身体反而不好,例如过度快乐容易伤到心气,而心神不安宁;而受到惊吓很容易伤肾气;过于忧思则伤到脾气,影响食欲,食之无味;太过难过则是影响肺气正常运行,造成呼吸急促,情绪会影响身体正常的运行状况,维持情绪的稳定对于健康是有正面的帮助。
5、事不可过度
房事要有所节制,才不会过度损耗而伤了肾气。
冬天如何养肾防寒保护阳气呢?
下面为您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来说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冬季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就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即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产生疾病。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
冬季养生要点:
精神调养
在精神调养上要做到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冬季受到使用火炉、暖气、气候干燥等方面的影响,人容易“上火”,情绪也易发生变化。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根据中医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在冬季膳食原则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哩,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起居保健
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日出而做,以避严寒,求温暖,在睡眠方面,睡觉最好在21点左右,最晚不过22点。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尤其对于老人而言,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锻炼强身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中医素有食补不如气补之说,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补阳光照射不足,冬季起床后用凉水洗手、洗脸,这对身体有益,可“唤起阳气”增强耐寒抵抗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医理论认为寒与肾相应,最易耗伤肾的阳气,冬季如何补肾养生?
立冬节气的到来意味着秋去冬来,很多人在冬天会出现膝盖冷疼、夜间尿频、易受寒等现象。根据中医理论,冬季的主气是寒,而寒对应的是肾,所以冬季最容易消耗阳气的,会引起腰膝冷痛等肾阳虚症状。而肾阳虚易累及肾阴,导致肾阴虚、咽干、头晕、耳鸣等症状。因此,在冬季养生时,应先补肾。冬季养肾不仅能增强人的御寒能力,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延缓衰老。医生提醒大家立冬后养肾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对于补肾防寒非常重要。冬季宜吃羊肉、狗肉等温肾阳、产热高的食物,对身体受寒尤其有益。也可以吃具有补肾功能的食物,如核桃、板栗、桂圆等。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鸡等都能进肾强肾。如果将上述食物煮在粥里,不仅可以祛寒,还可以滋补,治病。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年龄不同,在饮食上也要有忌,要灵活。如肾阳虚者,可吃羊肉、驴肉等有温肾阳作用的食物;肾阴精不足者,饮食宜以鸭鹅肉为主;对于肾阴精华逐渐下降的老年人,冬天可以吃甲鱼、甲鱼、枸杞、山药、木耳等阴品。冬季饮食不宜太咸,因为咸入肾,会引起肾水变凉,有扰心阳。另忌冷食,以免“雪上加霜”,伤阳。
冷脸,也就是用20℃左右的冷水洗脸,能提神醒脑,使大脑兴奋,还能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暖牙,即用35℃左右的温水刷牙漱口。中医认为“牙补肾”,保护牙齿就是保护肾脏。热脚,就是睡觉前用45℃~50℃的热水洗脚泡脚。俗话说,“冷从脚开始”,指的是血液供应不足,热量不足,隔热效果差。所以,每天晚上都要坚持用HOT泡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肾是先天的,脾胃是后天的。脾肾虚,则气虚,邪气盛。因此,滋补正气在补脾补肾中很重要。中医认为,温润补益无非是艾灸,具有通络活领、活气活血、祛湿逐寒、防病保健的功效。艾灸法补肾阳,最重要的穴位是官元、涌泉和肾俞穴,每日艾灸30~60分钟。关元穴:在脐带以下四横指处,灸关元穴可治一切阳虚气虚证。涌泉穴:是人体的脚底穴,位于足前凹陷中第二、三趾缝头端与脚后跟之间的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冬季养生更要养肾
冬季养生更要养肾
立秋节气刚刚过去未来天气会逐渐转凉,而冬季正是养肾的季节。要想肾 健康 ,冬季养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冬天带来的是寒,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容易损伤人体阳气。由于人的阳气根源在肾,所以寒邪最易伤肾阳。冬季养肾首先要保暖。
冬天的时候,要远离寒冷,尽量呆在温暖的地方,注意不要出大汗,因为冬天的汗,从人体里面排到人体表面,很耗体力。冬季加衣服应渐渐加厚,不能一遇到寒冷就将所有衣物加上去,也不要穿着过于单薄而感受寒邪。
在天气情况不好时,尽量不出门,不触冒风寒。冬季的早晨、夜晚格外寒冷,所以最好要避免外出,以免受寒霜的侵袭。另外,用温水刷牙和漱口。水温最好是35℃左右的水。如果刷牙或漱口时不注意水温,经常给牙齿和牙龈骤冷骤热的刺激,可能导致牙齿和牙龈出现各种疾病,使牙齿寿命缩短。
①做好头部保暖 :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体内阳气最容易从头部走散掉,所以,冬季如不重视头部保暖,体热会很快从头部散发出去,以至损害人的阳气。头部忌头顶吹风,特别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老年人外出最好戴帽子,正午阳光好的时候,最好也让头发出来透透气。洗头时,水温最好保持在35℃以上,洗后应立即用电吹风吹干,不要在头发湿的情况下迎风而走。
②做好腰部保暖 :肾阳是生命的火种,肾阳虚了,火种减少了,所以腰以下发凉。寒冷季节,要切实注意腰部的保暖,以免风寒侵袭,盛夏季节,不要贪凉,以保证肾脏有良好的血液循环,有良好的功能。
③做好背部保暖 :中医认为,“背为阳,心肺主之”。人的背部是身之表,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所行之处,是人体 健康 的重要屏障。对于有肺炎、老慢支、哮喘、支气管炎以及有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等各种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一到冷天,背着阳光而坐,让阳气经由肩的穴位输送到人体,易通出体内寒气,使人 健康 。冬日晒太阳,应多晒背部。晒的时候注意让阳光直射背部,老人在公园锻炼时可特意将后背朝向阳光,平时穿一件羽线背心、皮背心,对暖背大有好处。
④做好脚部保暖 :“寒从脚下起”。脚位于人身体的末端,离心脏远,血液供应不足,长时间下垂,血液循环不畅,再加上脚的表面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所以双脚易发冷。冬季要注意保持鞋袜温暖干燥,并经常洗晒。平时不宜久坐,应多走动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临睡前用热水泡脚。有老寒腿的患者,在夏天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把腿脚裸露在阳光下晒一晒,至少晒半个小时。此法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生活作息的改变,早睡晚起。冬天日照时间变短,冬天的作息时间要作相应的调整。《黄帝内经》中就有冬日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说法。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迟起以养阴气。待日出而作,可躲避严寒,求其温暖,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饮食宜减咸增苦,养阴潜阳
冬月属肾水,肾主咸味,从五行上看,咸味入肾使肾水旺,水旺则克火太过,使心受病,所以从饮食的味道上来说,应该减少咸味,增加苦味。
我是杨彦芳,中医学博士,中西医肾脏病临床及实验研究20余年,擅长肾小球病(血尿、蛋白尿)、肾血管病及慢性肾损伤(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