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签订后即生效,用人单位无需鉴证,节省费用。劳动合同应包含单位信息、员工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等条款。双方可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若劳动合同对报酬和劳动条件模糊不清引发争议,双方可重新协商,无法协商则适用集体合同或同工同酬原则,无集体合同则适用国家规定。
法律分析
在劳动合同签订后按当事人的约定即生效,用人单位不必到劳动部门对劳动合同进行鉴证,也节省了鉴证费用。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鉴证的必要性及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鉴证的必要性及相关法律规定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确保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劳动合同鉴证可以有效防范劳动纠纷的发生,提供法律保障。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一些特定情况下的劳动合同必须经劳动行政部门鉴证,例如涉及特殊行业、特殊岗位或特殊劳动关系的合同。鉴证程序包括劳动合同的提交、审核、登记等环节,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劳动合同鉴证有助于提升劳动关系的诚信度和稳定性,促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和谐发展。因此,劳动合同鉴证的必要性不可忽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积极配合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结语
劳动合同签订后按约定生效,节省了鉴证费用。劳动合同应具备法定条款,也可约定其他事项。对于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不明确的约定,可重新协商或适用集体合同规定。劳动合同鉴证保障劳动关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防范劳动纠纷,提供法律保障。劳动合同鉴证有助于促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和谐发展,提升劳动关系的诚信度和稳定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积极配合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合并或者分立】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八条 【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二节 劳务派遣 第六十六条 【劳务派遣的适用岗位】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