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州农村买养老保险怎么缴费

2024-03-11 来源:星星旅游

广州市实施了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月平均养老待遇至431元,涵盖了230万农村居民。新政增加了每月110元的基础养老金,并每年需要增加约4亿元财政投入。参保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且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缴费标准分为七档,参保人每月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标准为10元、30元、50元、70元、90元、110元、130元。政府对参保人个人缴费、集体经济组织补助

法律分析

广州市将于11月1日实施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目前广州市农村的月平均养老待遇为321元,新政实施后,平均水平将增至431元,将惠及广州市230万农村居民。昨日,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崔*泉表示,新农保制度增加由政府全额出资的每月110元基础养老金,高于国家规定的新农保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的标准。为此,广州市每年需增加约4亿元的财政投入。

参保对象

本市户籍农村居民

《办法》的参保对象为,具有本市户籍,年满16周岁,且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含渔民等,不含在校学生)。年满35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应参保,不满35周岁的农村居民,可按自愿的原则参保。正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就业的人员,应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参保。据介绍,新政实施将惠及广州市230万农村居民。

缴费标准

分为七档最低缴费仅10元

参保人每月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标准:第一档10元、第二档30元、第三档50元、第四档70元、第五档90元、第六档110元、第七档130元。参保人可以选择其中一档缴费,也可以采取高于第七档的标准缴费。

参保人所在集体经济组织对参保人缴费补助标准:第一档5元、第二档10元、第三档20元、第四档30元、第五档40元、第六档50元、第七档60元。参保人所在集体经济组织也可采取高于第七档的标准给予补助。集体经济组织无经济能力、暂不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的,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确定。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对参保人补贴标准:

1、根据参保人个人缴费档次,每月按如下标准对应予以补贴:第一档15元、第二档35元、第三档50元、第四档60元、第五档70元、第六档75元、第七档及以上80元。

2、根据集体经济组织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的档次,每月按如下标准予以对应补贴:第一档5元、第二档10元、第三档20元、第四档25元、第五档30元、第六档35元、第七档及以上40元。政府对参保人个人缴费、集体经济组织补助的补贴最长为15年。

农村低保对象、低收入困难家庭人员、五保对象和重度残疾人等特困群体,个人不用缴费。其个人缴费部分将由其户籍所在区(县级市)政府按本办法个人缴费的第一档标准,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个人缴费部分,同时享受相应的政府补贴。

拓展延伸

广州农村养老保险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保险保障。为了促进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政府对参保人提供了相应的补贴措施。根据《广州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参保人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每人每年可获得600元的养老保险待遇。对于选择较高档次标准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政府给予相应的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并公布。

然而,一些参保人并未按照规定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而是选择一次性缴费或者自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针对这种情况,根据《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3部门关于贯彻落实的通知》第六条规定,参保人已按规定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再重复计算补贴;参保人已按规定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但未按规定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应停发养老保险待遇,并可一次性缴费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不享受缴费补贴。

综上所述,广州农村养老保险的补贴措施主要集中在参保人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情况下,政府给予每人每年600元的养老保险待遇。对于参保人选择一次性缴费或者自己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情况,政府不再重复计算补贴。这一规定旨在规范参保人的养老保险行为,保障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广州市将于11月1日实施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月平均养老待遇将增至431元,惠及广州市230万农村居民。参保对象为本市户籍农村居民,缴费标准分为七档,最低仅10元。政府对参保人个人缴费、集体经济组织补助的补贴最长为15年。

法律依据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21-08-20)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国家鼓励保险公司举办有利于计划生育的保险项目。

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1988-04-27) 第八条 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保险项目外,不得强制企业参加保险。

农业保险条例(2016-02-06) 第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业保险的宣传,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保险意识,组织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积极参加农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