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水电费欠多些才能立案,国家法律没有明确的金额限制。
立案的意思就是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立案的首要条件是应有犯罪事实,若没有犯罪事实的话就不能立案。立案作为诉讼案件的起始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受理该案件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进行刑事诉讼的时候必须严格的遵循法律进程进行,不能随意的更改案件诉讼的顺序或者颠倒任何一个诉讼阶段。
立案和起诉的区别如下:
1、起诉是当事人根据民事纠纷,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根据法律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
2、立案一般来说是指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移交人民法院。
起诉是向法院提起诉讼,是否受理立案由法院依法确定,先有原告起诉,然后有法院的受理和审查立案,二者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起诉后法院也可能不予受理立案。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