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情绪中暑” 进入“大暑”后高温“桑拿天”将增多,按照中医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 是夏季养生关键点。暑天“养心”首先要做到让心静下来,清心寡欲、闭目养神都有利于“心”的养护。而听悠扬的音乐、看优美的图画,或钓鱼、打太极拳等缓慢运动,都有利于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在接受新华网提醒到,此时节,公众要学会宽容,做到心平气和,遇事尽量冷处理,远离“情绪中暑”。
2.如何“避湿” 大暑前后温度达到一年中的顶峰,其闷热程度也达到顶峰,中医认为此时是湿气最重的时候,人们非常容易受湿热邪毒侵袭,经常会出现胃口不好、大便黏腻、腹泻呕吐、口舌生疮等症状,所以此时养生还要注意“避湿”。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饮食油腻、缺乏运动。所以夏季一定要适当锻炼,使身体能够时常出出汗,这样可以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大暑时节“避湿”还需要避开生冷食物,也不要睡凉地板,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
3.大暑时节饮食 大暑期间可多吃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食品。所谓“天生万物以养民”。大暑期间,市民应该多吃丝瓜、西兰花和茄子等当季蔬菜。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市民可以尝试一下姜炒牛肉、子姜炒木耳等。但姜最好不要在晚上吃。冬补三九,夏补三伏。鸡、鸭、鸽子等都是大暑进补的上选。
4.劳逸结合 慎防中暑 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外出时最好随身携带防暑药品。保健专家特别提醒说,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其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5.“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大暑时节很容易中暑,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健身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因此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比如快跑、器械运动等。
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