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专家表示,在我国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中,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如果单纯使用空腹血糖对人群进行筛查,将使46.6%的糖尿病患者及70.7%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漏诊。因此,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对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一定要特别注意监测餐后血糖。
中国现有糖尿病患者9240万,高居全球第一位。此外,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高达1.5亿。20年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前期若不及时发现治疗,92.8%的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且此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增加2至3倍。这意味着中国即将迎来糖尿病的新浪潮,唤醒每一位公众对糖尿病风险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来说,7.8mmol/L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的上限。即使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糖值介于7.8~11.1mmol/L,即为糖耐量减低,则属于糖尿病前期。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都要经过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受损”阶段,且在这一阶段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或已经发生,但也是糖尿病前期唯一有可能转回正常的阶段。
高危人群更须定期检查餐后血糖
一般来说,符合老年、肥胖、超重、有糖尿病家族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有妊娠糖尿病史、静坐运动少这些条件者就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我们最应关注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处在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的中间地带,如果在他们糖耐量减低阶段进行有效干预,他们就完全有可能从糖尿病潜在人群逆转为健康人,相反,如果不加以干预,他们也会进展为真正的糖尿病患者。因此,我们关注这一个群体正是因为他们既可逆转,又可干预。
专家提醒,此类人群在常规体检检测空腹血糖之余,也应定期检测餐后血糖,以便尽早发现血糖异常,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因为,对于糖耐量减低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保证膳食平衡,限制摄入的总热量和脂肪成分。
此外,还包括限制饮酒,鼓励多食蔬菜及高纤维食物以及进行规律持久的体育运动等。具体目标可以设定为:第一,肥胖或超重者BMI体重指数,即体重(kg)/身高(m)2,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减少5%-10%;第二,至少减少每日饮食总热量400-500千卡;第三,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第四,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有效帮助保持餐后血糖稳定的方法
1、控制碳水化合物总摄入量。食物类别要多样化,但吃了水果就要减主食,吃了土豆、红薯、山药等也要减。水果宜少量多次,每天半斤左右。
2、严格控制精白米精白面。如白面包、白米饭、白馒头等,每天最好不超过主食的1/3;少吃各种黏性的淀粉食物如糯米、年糕、元宵、粽子等。
3、用粗粮杂豆、薯类替换白米白面。或把它们和白米白面混合烹调。黄豆、黑豆和豆制品不是粮食,它们只能替代肉;而红豆、绿豆、芸豆、豌豆等含淀粉豆类可部分替代主食。红薯芋头等尽管有甜味,升血糖速度却比白米饭、馒头慢,所以不必禁忌。
4、每天食用1斤以上蔬菜。其中绿叶蔬菜要占至少一半,并注意少油烹调。这是因为深绿色叶菜的饱腹感比番茄、萝卜、黄瓜之类强,可抵御饥饿。
5、每人每天用油控制在25克以内。吃少油烹调的菜肴,远离煎炸油腻。比如一顿饭有一个炒菜、一个蒸煮、一个凉拌,决不能两个炒菜一个煎炸。过多的脂肪会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
6、烹饪时间别太长,食物不要过细过软。食物要有足够的咀嚼性,尽量吃天然状态。水果一定要直接吃,不宜打成果汁喝。
7、吃主食要小口多嚼。进餐中吃一小口主食,搭配一口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再来两三口蔬菜。肉、鱼等蛋白质食物和蔬菜的比例以1∶3为宜。含杂粮的饭需要更多咀嚼,而且少量的粮食就能配合很多菜。主食吃得慢,葡萄糖进入血液速度就慢。这样能够做到“能量缓慢释放”,既不会造成血糖过高,也不会过低。无论对血糖高的人还是血糖低的人都会有益。
8、坚果在进餐时吃。坚果可提供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但要控制量,选非煎炸少盐产品,而且要在用餐时吃,让坚果起到促进饱腹感和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而不是晚上看电视时随意大把吃。
9、餐后半小时内不要坐。做些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洗碗扫地等家务,对餐后血糖控制有益,也不会影响消化。
10、每天40分钟有氧运动。维持肌肉、提高体能,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十分重要。低血糖者也一样要加强肌肉锻炼,通过肌糖原的储备提高稳定血糖的能力。
专家提醒长期餐后高血糖会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幅度增高糖尿病、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都是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对于难以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或仅靠生活方式干预难以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言,必要时应予以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