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草,中药材。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asiatica(L.)Urban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发热,咳喘,咽喉肿痛,肠炎,痢疾,湿热黄疸,水肿,淋证,尿血,衄血,痛经,崩漏,丹毒,瘰疬,疔疮肿毒,带状疱疹,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蛇虫咬伤。
别名
连钱草、地钱草、马蹄草、老公根、葵蓬菜、崩口碗、落得打、地棠草、大马蹄草、土细辛、崩大碗、雷公根、刚果龙、马脚迹、芽黄草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能
本品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
主治
发热,咳喘,咽喉肿痛,肠炎,痢疾,湿热黄疸,水肿,淋证,尿血,衄血,痛经,崩漏,丹毒,瘰疬,疔疮肿毒,带状疱疹,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蛇虫咬伤。
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1∶16-1∶4积雪草煎剂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2.促进创伤愈合作用:积雪草甙制成片剂及软膏剂,临床试用于静脉功能不全而致的长期不能愈合的下肢溃疡及外伤病例,手术或创伤引起的肌腱粘连、灼伤等因素所致的创面恢复后的瘢痕疙瘩以及硬皮病均有一定疗效。
医家论述
1.《本经》:“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
2.《滇南木草》:“治子午潮热,头晕怕冷,肢体酸困,饮食无味,男、妇、童疳,虚劳发热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为引。”
3.《生草药性备要》:“治浊,散湿热毒,流水罩过,用姜醋拌食。又治小肠发痛,洗疳疮。”
4.《岭南采药录》:“清暑散热。凡乳痈初起,用其叶和槟榔一个,用汤煎服。”
5.《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肺热咳嗽,消瘿瘤,消食积饱胀。”
6.《湖南药物志》:“治腹痛吐泻,手足厥冷,崩中,石淋。”
7.《岭南草药志》:“治肝脏肿大,肋膜炎,麻疹,百日咳,骨哽,误食砒霜或大茶药中毒,刀伤出血,老鼠或百足虫咬伤。”
8.《贵州草药》:“补虚。治虚弱短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者15-30g);或捣汁。
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
配伍应用
1.治感冒头痛:雷公根30g,生姜9g。捣烂,敷额上。
2.治外感发热,烦渴谵语:雷公根60g,白颈蚯蚓4条。共捣烂,用水煲2h后取汁服。(1-2方出自《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手册》)
3.治肺热咳嗽:积雪草30g,地麦冬30g,白茅根30g,枇杷叶15g,桑叶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60年)
4.治哮喘:干积雪草全草30g,黄疸草、薜荔藤各15g。水煎服。(福州军区《中草药手册》)
5.治虚劳发热不退(午后怕冷,夜间发热,天明自汗身凉):马蹄草、羊蹄根、山薄荷(各适量),酒及童便为引。(《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6.治水泻水膈:马蹄草7叶,地瓜藤嫩尖7个。合冷水嚼服。(《重庆草药》)
7.治痢疾:鲜积雪草全草60g,或加凤尾草、紫花地丁鲜全草各30g。水煎,调适量冰糖和蜜服。
8.治黄疸型传染型肝炎:鲜积雪草全草15-30g;或加茵陈15g,栀子6g,白糖15g。水煎服。(7-8方出自《福建中草药》)
9.治急性胆囊炎:马蹄叶30-60g,马尾黄连15g,龙胆草15g。水煎服。(《玉溪中草药》)
10.治肝脏肿大:崩大碗250-500g。煎水服。(《岭南草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