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5: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6 17:44
面对央国企裁员的严峻形势,企业采取了多种策略来调整人力资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式:
首先,企业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和福利削减来试探员工的决心。不发放年终奖,严控福利发放,并对考勤进行严密监控。对于那些怀抱职业抱负的员工,这往往成为他们选择离职的导火索。 这样的策略旨在筛选出对工作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员工,以便进行人员调整。
如果员工选择留下,企业可能会实施办公地点的频繁迁移,特别是对于有家庭牵挂的女性员工,这样的调整可能会成为她们难以承受的挑战。这不仅考验着员工的适应性,也在无声中推动他们考虑是否继续坚守。
接着,公司可能会通过降低基本工资并增加工作量的方式,迫使员工主动提出离职。在谈判中,员工要么接受降薪,要么寻求补偿。然而,对于高层管理者,如果被审计发现问题,他们可能会失去任何补偿的机会,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压力。
在上述手段无法奏效后,企业会逐步降低工资,直至达到一定程度,比如在北京地区,可能将基本工资压至3000-5000元。这无疑是对员工经济生活的巨大冲击,但企业仍希冀借此逼迫员工主动离开。
当一切努力都显得徒劳,企业可能会采取拖欠工资的极端手段,时间跨度可能长达半年至一年,这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的紧张。这种情况下,员工的耐心和忍耐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最后,有些企业甚至会建议员工向银行贷款以支付工资,然后故意拖延还款时间,如公交集团等案例所示。这不仅是对公司信誉的破坏,也是对员工信任的践踏。然而,对于坚韧的员工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无法再忍受的最后一步,但也意味着企业的成本几乎为零,因为钱实际上是从员工那里借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