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谈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定位

2023-06-23 来源:星星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定位

作者:夏雪芹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0期

摘 要:本文通过论述高校体育教育发展定位的有关问题,为高效体育教育工作的改革和素质教育提出建设性的看法。 关键词:发展定位; 体育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体育事业也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活动当中,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和参与日趋多样化,为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和健康素质教育的认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定位显得尤为重要。 1、树立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学校体育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体育教育工作,关心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由于种种原因,体育教育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还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思想,是指个人从生到死一生中继续教育的过程。通过终身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教育思想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充分显示个性发展和心理特点。在增强体质和收到良好身体锻炼的同时,要把锻炼方法的技术传授,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健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使之终身受益。如果把体育教育片面地理解为以“达标”和“考试”为中心,体育教育的价值势必会成为一种短期效益,与终身体育教育完全相悖。教师应在体育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思想的灌输,继承和发扬体育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现代科学理论的新成就为依托,以增加体育知识技能、培养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为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壮的体魄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从而树立起终身体育的思想。 2、“健康第一”是永恒的主题

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1984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宪章提出:“健康不仅是一个人没有症状或疾病表现的状态,而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状态”。健康概念超越了单一学科的范畴,涉及身体、心理、智力、社会、卫生、环境、营养等方面,并与所处的文化保持一致。在健康素质教育中,体育教育是基础,起着任何学科都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体育不仅对人的躯体健康起决定作用,也与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等具有最直接、最密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可分的联系。“健康第一”不但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和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体育与健康教育遵循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求体育与健康教育朝着“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都处于安宁完全的状态”方向发展,要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学生和广大民众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都得到提高。

健康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健康素质教育既是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教育,也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实施健康素质教育要把德、智、体、美等有机地统一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得到培育。健康素质教育涉及多学科的协同教育,但体育教育是基础,是核心,起着任何学科都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3、建立健全体育教育课程体系

在目前的体育教育体系中,由于长期受“三基”为主的教育思想影响,把体育片面的理解为“增强体质”,没有把锻炼方法的技术传授、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健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如果体育课以“达标”和“考试”为中心,体育教育的价值势必会成为一种短期效益。由于体育教材存在的局限性,造成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注意不够。因此,在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学校体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建立和健全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体育教材。新的体育健康课程体系应当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继承和发扬体育教育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体育教育优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以现代科学理论的新成就为依托,以增加体育知识技能、培养高尚情操和坚强意志为基础,使学生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壮的体魄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体育教育的和谐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关键。没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体育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育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成了一句空话。实施体育教育的和谐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但不能在低水平上完成教学任务。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模式不断地由单一性发展到多样化。各种教学模式要逐步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克服“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向健康素质教育转变。依靠全体性、全面性和自主性为基本特征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充分显示个性发展和心理特点。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使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在学生获得更多的技术、技能和受到良好身体锻炼的同时,提高思想品德和培养高尚的情操,掌握更多的身体健康理论和卫生保健知识。通过教学模式的不断改善和教学结构的逐步优化,取得经验,在体育实践中经常总结,健康素质教育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要优化教学结构,制定全面、详细、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合理的课程安排,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目标,又要有反映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要从体育教育和谐发展的标准去审视和安排。教师要享有更多的自主权,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教学目标安排课时,灵活授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营造体育教育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学校要树立体育教育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按照国家的规定要求,加大对体育教育工作的领导。对待学校的体育教育,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资金投入要有保证。学校要积极营造健康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不仅在教学业务上给予支持,在生活上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旧的观念受到严重的挑战,新的观念不断呈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发展学校体育、改革学校体育的主旋律。体育教师不能畏缩不前,无所作为,而要积极投入改革大潮,为自己准确定位,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体育教育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当好主导演,高唱主旋律。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冯岩,等.21世纪大学生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探索性研究[J].体育科学,200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