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轮复习的经验和教训
1、加强了集体备课,充分发挥群体智慧,打群体战,取长补短,争创优异成绩
2、研究考纲,作为复习的前进方向,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紧扣教材,采用听写、默写、上黑板展示,齐读齐背等活动方式,以求知识的落实,厚积薄发,能够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4、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脉络,从中发掘出高考命题的热点、重点、难点。
5、学生答题时规范意识进一步强化,书写规范。
6、在高考信息的收集方面做的还不够好,与外界交流尚有欠缺,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拓视野,加强沟通和交流。 二、二轮复习的计划和打算
1、进一步加强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以读促写,以读促练。 2、落实好集体大备和一日一备,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核心作用,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抓好每周一次的听评课活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教学情景,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发挥语文的情感熏陶作用,真正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要抓住激趣时机和关键问题,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让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主阵地。 4、抓好学案编制以及练习和测试题的批改。
5、加强写作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强化写作训练的序列性、计划性,避免随意性。下学期重点是议论文,要着重训练议论文体的基本结构形式、论证方法等。要将训练和学生自由写作相
结合。每周安排一次自由写作训练,可重在片段训练;每两周安排一次作文(大作文)训练。在批阅方式上,既可教师批阅、也可学生自批或互批。要重视学生的自我修改,将修改当成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6、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建立日(周)记本、读书笔记本,养成善于观察思考、主动积累总结、勤于动笔的习惯。在日常语文活动中师生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7、加强阅读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讲读与自读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要以每个模块中的必读篇目为"核心层",进行精读,精讲和精练;筛选"读本"中的精粹篇目及教材中的自读篇目,以之为"紧密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三、新考试说明的变化及应对措施
1、与20__年相比,20__年语文考试的"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的形式和试卷结构"在文字的表述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考点保持了与往年的一致性,可以看出山东省在命题上的稳定性,这对于广大的考生和一线的教师来说是一件好事,也可说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2、在正确使用词语方面,去年高考增加了一个近义词和成语、熟语共同考查的题目,侧重的是对词语和成语的考查。这是否说明熟语的运用应该纳入备考的视野?
3、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题型示例的第26题似乎更注重了对语文教材的挖掘和扩展运用。20__年用《听听那冷雨》引发对汉字的解读,这体现了语文备考的文本意识。
4、在古诗文阅读上,文体由人物传记慢慢转变为人物传记与议论说理文兼顾。在文学类阅读方面,题材上古代小说变化为现代小说,散文更侧重了叙事写人。在实用类文本方面,延续了人物传记和科普文阅读,人物传记的文体没变,但是文学性增强;
应对措施:第一,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训练,复习内容以生活中常见、常用、易错、规范的语料为主,基础知识的复习应渗透到每一天的语文复习中。
第二,语言运用题目传统题型仍占主导,传统和创新并存,试题往往透视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文化内涵,凸显地方特色,复习关注各种题型的同时注意语言表达的质量。
第三,写作方面,注意素材的积累。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注重自我认知与精神建构。感情真挚,材料丰富新颖,写作视角独特往往易构成文章的亮点。在平时的训练中可适当做些审题立意、列提纲、锤炼语言等方面的集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