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征地补偿款被自然人冒领构成诈骗罪吗

2024-06-17 来源:星星旅游

征地补偿款被老人冒领构成诈骗罪。行为人通过隐瞒真相使发放征地补偿款的工作人员陷入真相不明的状态,将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给行为人所有,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诈骗罪。

一、抵押别人车辆算不算诈骗

首先要明确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首先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就是通常所说的骗取财产的目的;其次为了达到该目的而实施了欺骗行为,包括虚构不存在的事实或者是故意隐瞒真相,致使被害人陷入了错误的意识而处分了自己的财产。那么针对抵押别人车辆这一问题,如果行为人是为了骗取钱财假借他人车辆进行抵押,对抵押权人隐瞒了真相,骗取财产数额较大并达到了我国刑法规定的立案追诉标准,则构成了诈骗罪,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有什么区别

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

1、客体不同。诈骗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

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敲诈勒索罪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3、刑期不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一、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的,处3至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二、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关系具体的情形如下:

1、行为人仅实施欺骗行为,被害人陷入认识错误并产生恐惧心理而处分财产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2、行为人仅实施胁迫行为,被害人虽陷入一定认识错误,但完全或主要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的,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3、行为同时具有欺骗与胁迫性质,被害人仅陷入认识错误并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产,而没有产生恐惧心理的,应认定为诈骗罪;

4、行为同时具有欺骗与胁迫性质,对方仅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而没有陷入认识错误的,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5、行为同时具有欺骗与胁迫性质,被害人既陷入认识错误又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处分财产的,成立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从一重罪论处。

综上所述,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的区别是诈骗罪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敲诈勒索罪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刑期不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三、情侣之间怎么定罪诈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诈骗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诈骗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