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孩子遇到困扰时,帮忙出主意 (giving advice)。
当家长觉得自己比孩子高明、或者小瞧孩子的能力时,就特别想帮忙。
提建议的坏处:
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合适的方式:
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Encourage problem solving):比如提一些启发式的问题:“你觉得你能想到哪些办法解决?”
2)否认孩子的感受 (Deny feelings)。
父母无法共情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觉得价值感低。比如孩子说:“上学好累啊!”,你回答:“你应该感到幸福,我们小时候还要干重体力活呢。”
更合适的方式:
共情和探索(Empathizing and exploring):比如说“在那样的场合下,你一定是很紧张/尴尬/愤怒”
3)评判孩子(Making judgments)。
让孩子感受到不被理解、不被支持,且有负罪感。比如:“你知道明天要考试,今天还这么晚睡?!”
更合适的方式:
客观观察(Making observations):
比如:“我注意到你昨晚一点钟睡的。”
4)问“为什么”(Asking “why” questions)。
“为什么”开头的问题常包含着质疑、指责、批评,很容易让孩子采用防御性沟通,甚至关闭沟通。比如:“你为什么上课不注意听?”
更合适的方式:
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Asking open-ended questions):
比如:“能不能聊聊你上课时是怎么消化课堂内容的?”
5)赞同(Agreeing)。
导致孩子为了取悦家长而不敢调整自己的想法或者观察。比如:“你这么决定实在是太对了!”
更合适的方式:
客观观察(Making observations):
比如:“我观察到你做了这个决定,能告诉我是什么因素让你这么做的?”
6)不赞同(Disagreeing)。
否定孩子的看法,容易引起孩子的防御行为。比如:“我不同意。”
更合适的方式:
探索(Exploring):
比如:“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你还有其他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