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2:5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06:02
出生三天--汤饼,邀亲友吃汤饼。
1岁--初度。《离*》“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幼年--生小。《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童年--总角、垂髫、垂髫。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
8岁(男)--龄年
9岁--教数。
10岁--外傅,出外就学。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
13—15岁(男)--舞勺之年
扩展资料
其他年龄段代称
花甲(耳顺):指60岁。
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耄耋:指*十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黄发:指长寿老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06:02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离*》“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教数:9岁。
外傅:10岁,出外就学。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古代年岁的别称。
舞勺:13岁。
扩展资料: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
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06:03
0-1岁:襁褓时代,0-1岁的孩子在古代年龄称谓中被称之为孩提、襁褓时代,主要是指初生或者尚在发襁褓中的幼儿,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为襁褓时代。
2-3岁:孩提之年,指的是还在幼儿时期的孩子,需要大人的照顾与关怀。也有称之为“孩提包“或“提孩“的说法。
7岁:髫年,指7岁的女孩子,是指还在幼童时期,髫年也是指女孩子头发开始长,但是并没有束发时的自然下垂现象,故称之,也称作“垂发之年“。
8岁: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9岁:九龄,9岁是儿童开始学习的时间,教数之年指儿童9岁。
10岁:黄口,对10岁以下孩子的统称,指的就是稚气未脱的男孩或女孩。
12岁:金钗之年,指12岁女孩子,女孩子到了十二岁之后就开始要带钗了。
13岁:豆蔻年华,指的是十三、四岁的少女,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管乐器,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舞勺之年也用作童年的代称。
扩展资料
*称谓
15-20岁:舞象之年,指的是男孩在15-20岁。
20岁:及冠之年,是男子年满20岁的称呼,因为在古代只要是男子到了20岁都要举行“及冠“之礼,也叫弱冠之年。
20岁:桃李年华,指女子成年待嫁,也称为是双十年华。
24岁:花信年华,也称花信之年,是指24岁的女子。
30岁:而立之年,是指到了30岁的男子。
30岁:半老徐娘,是指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
40岁:不惑之年,是指40岁的中年男子,人到了中年之后懂得的事情非常多,经历的也非常多。
老人称谓
50岁:天命之年,五十而知天命,是指的人50岁之后的称呼。
60岁:花甲之年,又称之为是耳顺之年,花甲是古代时期天干地支算法中一种年限,在天干地支中60年为一甲子年,所以后世就将60岁的老人称之为花甲之年。
70岁:古稀之年,古代人到70之后就被称之为古稀之年。
77岁:喜寿之年,因喜字的草体似七十七三字组成,所以这么称呼。
80岁:耄耋之年,是指古代80岁的老人。
88岁:米寿,指八十八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八十八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鲐背之年,泛指长寿老人,鲐背指的就是90岁老人的皮肤像鲐鱼背部的鱼纹。
99岁:白寿,指九十九岁,百少一为九十九,故借指九十九岁。
100岁:期颐、人瑞之年,指百岁高寿。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108岁:茶寿,指一百零八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岁。
140岁:双稀、双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06:03
1、0岁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初生婴儿的皮肤微微泛红,古人将这时候的孩子称之为“赤子”。赤子之心,说的就是一颗如同初生儿一样纤尘不染的纯洁心。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2、1岁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3、2--3岁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这时婴儿已经长大了一点,但还不会走路,得大人抱着。“提”,是指大人抓住孩子的两腋将他抱起来的动作,而“孩”也不是孩子,而是“咳”的古字,形容孩子在襁褓中咯咯的笑声。
4、3--10岁
垂髫:古人会以头发命名年纪。孩子在9岁之前不扎辫子,头发自然垂下,叫“垂髫”。
总角:古代幼童(*岁至十三四岁)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九龄:为9岁。
黄口:十岁以下。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5、12-14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扩展资料
1、15岁
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 )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舞象之年:古代男子十五至二十岁的称谓。舞象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2、16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3、20岁
花信年华:指女子20-25岁,现在女子到了24、25岁,都要被喊“剩女”了,但古人却赋予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一个非常美丽的称呼──花信年华。
花信,是应花期而来的风。节气中的信风,带来开花的音讯,女子年方廿四,也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06:04
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
2-3岁――孩提
童年——总角,垂髫
8岁(男)——龄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女)——髻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14岁(女)――豆蔻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