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2: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8 05:54
(1)西医药治疗
〈1〉激素治疗:氢化考的松200毫克静滴,1日1~2次,哮喘缓解后减量停药;或强的松30毫克,早晨顿服,逐渐减量;必可酮气雾剂,每次2喷,每日3次。
〈2〉控制感染: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参照慢性支气管炎内容)。
〈3〉通畅呼吸道:祛痰药:复方甘草合剂10毫升,1日3次;或沐舒痰30毫克,1日3次;或强力稀化粘素300毫克,1日3次;蒸馏水40毫升、α-糜蛋白酶5毫克、庆大霉素4万单位,雾化吸入,1日2次;体位引流排痰。
(2)中医药治疗
发作期治疗:
1.寒哮:呼吸急促,喉中痰鸣,胸满如窒,咳嗽,痰少稀薄或咯吐不爽,面色青灰或苍白,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中成药:射麻口服液、咳喘胶囊。
2.热哮:气粗息涌,喉中痰鸣,胸高息胀,咳呛阵作,痰白粘稠或痰黄,烦闷,汗出,口渴,面赤身热,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中成药:气管炎咳嗽痰喘丸。
缓解期治疗:
1.肺虚:自汗怕风,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喉中常有轻度哮鸣音,咯痰清稀,或形瘦,口干,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或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补肺固卫。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生脉饮口服液。
2.脾虚:纳少脘痞,倦怠乏力,气短懒言,便溏腹泻,舌质淡,苔薄白腻,脉细弱无力。
治法:健脾化痰。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
3.肾虚: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心慌,腰酸膝软,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颧红烦热,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或沉细数。
治法:补肾纳气,阴阳双补。
中成药:百令胶囊,麦味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