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4: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0:51
1)中国留学生会管的清国留学生
2)“我”在仙台受到优待
3)初遇藤野严九郎
4)藤野先生订正“我”的讲义
5)藤野先生纠正我的血管解剖图
6)学年试验我的成绩在中游,将将及格。
7)藤野先生担心我不肯解剖,与我谈话。
8)藤野先生使我为难的询问我中国女人的裹脚
9)学生会干事认为我考试及格是因为得到了藤野先生的帮助,并给我奇匿名信
10)我把受到猜疑的事情告诉藤野先生,也有同学为我抱不平,但”我”最后只是把信退还了回去。
11)我从电影上看到日本人*毙国人,其他同学高呼万岁。
12)由此自己的初衷发生改变,决定弃医从文。
13)与藤野先生告别,我安慰,几天后他给过我一张相片。
14)许多年后,自己常常记起藤野先生,感到怀念。丢掉了当做纪念的藤野先生改过的,讲义但是看到照片,仍然觉得奋起,充满斗力。(阶级斗争…………)
扩展资料: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对留学日本生活时的回忆,以深切怀念之情,热烈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的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
作者通过怀念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伟大性格和正直、热忱、高尚的品质,回顾了自己在日本求学时期探索救国道路和思想转变的过程: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毅然地放弃了跟随生平最敬爱的老师一一藤野先生学习医学,摈弃了科学救国的改良主义道路,改为从事文艺运动以唤醒人民群众起来*;从而激励自己要永远不忘*的初衷,决心同封建及帝国主义势力斗争到底。
文章一开头就写目击东京“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激起自己想“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原因。接着写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这是此文的主体,着重写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怀、教育的深厚情谊,以及放弃学医的思想变化原因。这部分在写藤野先生之前,叙述了从东京去仙台的途中所见以及在仙台医专所受的优待。
最后“从离开仙台之后”到结尾,写出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以及藤野先生给鲁迅的激励和鞭策。鲁迅回国以后,之所以没有和藤野先生通信和寄照片,这是“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也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
这里透露了作者对辛亥*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的失望和不满,从而也觉得无法报答藤野先生对自己对中国人民的关心和期望,含蓄的笔调更加强了文章思想的深度。接着写对藤野先生的敬仰和怀念:我“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在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后,鲁迅先生更进一步揭示藤野先生的思想境界:“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是为中国”,“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是为学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正因为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心乃是对中国人民的关心,所以鲁迅怀着深深的敬意赞颂“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